“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烟灰色的旗袍和蒲扇将时光带入老上海的弄堂里 , 《沙滩往事》中广东的砖雕石雕浸透了浓浓的岭南风情 , 《花木兰》用“铜镜”与“转台”将女子的婉约和忠义 , 绘进了象征着中国人“圆满”之意的圆圈图案 。

这些美轮美奂的舞剧携带着时代的回忆和地域的文化走入越来越多人心中 , 台前是传神的舞蹈演员 , 台后是两位80后编导——韩真、周莉亚 。 8月16日 , 这对“舞坛双子星”走进上海东方艺术中心“LuTalk·青年中国说” , 分享她们在舞剧创作中点滴历程 。 韩真、周莉亚编导创排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在全国各地巡演 , 舞剧《花木兰》将于9月1日、2日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女性编导视角赋予不同生命状态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 , 最后诀别之际 , 兰芬一路捏着她的旗袍 , 身体向前走 , 心却在身后 , 内心的五味杂陈融在落下的每一步 , 观众一下子被击中了 。 兰芬的美 , 在于峥嵘岁月里奋不顾身撞击灵魂的爱与信念 。

“兰芬身上有着典型的中国女性的坚韧 , 她身上有着内敛的情绪 , 是站在‘李侠’身后的女人 。 ”周莉亚介绍 , 每一次塑造角色形象 , 都是一次“打碎了重组”的过程 , 编导在排练过程中要掌握好演员的性格和角色的性格之间的火候 。 “与其说是编导创造出一个角色 , 不如说是编导和演员一起塑造出了最后的角色 。 ”

如何展现出真实的东方女性形象?两位编导深入上海的大小街巷 , 相信答案就藏在市井街巷的烟火气里 , 清晨洒进弄堂的第一缕晨光里 。 “以上海石库门为背景的女性形象 , 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那么西化 , 最终我们选择较低的发髻流露出十足的古典韵味 , 配以非常简单的中分小刘海 , 衬出她们温婉干净的东方女性形象 。 ”韩真回顾 , 正如登上2020央视春晚的舞蹈《晨光曲》(渔光曲)中展现的那样 , 当蒲扇轻摇 , 女子乘凉、挑米、生火、煲汤、绣花、照镜子 , 整段舞蹈身体的幅度、面容的情绪传递和视线的流转顾盼隐约自然 , 配上《渔光曲》熟悉的旋律 , 观众无不动容 。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舞坛双子星”如何制造“爆款”舞剧//----

木兰的“美”则多了许多硬朗和大气 。 宁波市民族舞剧《花木兰》讲述一个少女走向巾帼英雄的旅程 , 从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到完成使命追求爱情 , 木兰身上既有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 又蕴含了女子内心羞涩的爱慕之情 。 “中国的民族舞蹈充满了线条美 , 是伸展和灵秀的 。 但木兰这个角色不一样 , 从表现形式到动作表情 , 甚至肌肉的运用力度 , 都打破了女舞者的轻盈柔软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