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政工元帅”罗荣桓怎样领导军事斗争

罗荣桓|“政工元帅”罗荣桓怎样领导军事斗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资料图
罗荣桓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巨匠 , 但他在军事工作方面也有很多建树 , 领导取得了许多军事斗争的胜利 , 展现了“政工元帅”出色的军事才能 。
从战略角度经营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背靠中原 , 南接江淮、北迫平津 , 与东北辽宁隔海相望 , 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枢纽 , 具有战略地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 日军迅速南进 , 国民党军仓皇溃退 , 山东局势一片混乱 。为发展好这一重要根据地 , 党中央、毛泽东1938年底指令罗荣桓等去山东 , 领导打开当地的局面 。
【罗荣桓|“政工元帅”罗荣桓怎样领导军事斗争】当时各派势力犬牙交错 , 形势异常复杂 , 要靠为数不多的部队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 , 首要的就是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 共同打击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 。为此 , 罗荣桓根据毛泽东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原则 , 提出了山东根据地“插、争、挤、打、统、反”的六字方针 。插 , 就是插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之间的空隙地带 , 由边缘地区插入腹地;争 , 就是广泛发动群众 , 争取一切抗日力量;挤 , 就是挤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顽固势力;打 , 就是坚决打击日军和汉奸武装;统 , 就是同积极抗日的国民党军疏通团结 , 保持统一战线;反 , 就是反“扫荡”、反摩擦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 , 罗荣桓领导部队积极争取地方开明抗日武装万春圃、孔昭同 , 团结驻在山东的东北军于学忠部 , 挤走顽固派县长李长胜 , 打掉反共的白彦地主武装 , 团结广大抗日力量开创了山东根据地的新局面 。
坚决打击日伪军 , 是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的前提 。对此 , 罗荣桓十分重视 。他立足敌我形势 , 大力组织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 , 先后发表《坚持我们的边沿游击区》《准备打破敌人紧缩包围封锁我们的根据地》等文章 , 强调在敌占区和根据地之间的边沿游击区大力开展游击战 , 反对过早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错误观点 。在罗荣桓的领导下 , 山东军民采用速打、速决、速走和打不过就走、走不了就散、散不了就躲、敌人过去了在后面打等方法 , 普遍开展“麻雀战”“车轮战”“地雷战”等 ,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建立坚强的人民军队 , 是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的基础 , 罗荣桓为此也花费了大量心血 。他高度重视整训部队 , 要求严格教育 , 讲求实效 , 加强战士的射击、刺杀、投弹、近迫作业以及夜战近战训练 。罗荣桓认为 , 军队的基础在连队 , 必须加强连队工作 , “从连队中来 , 到连队中去” , 这是他在红军时期任党代表时就获得的宝贵经验 。在精兵简政中 , 罗荣桓注重保留骨干、充实基层 , 机关编制大幅压减 , 但部队得到充实 , “精华”俱在 。日本投降后 , 以这些整编的骨干为基础 , 山东一下子就拉起了8个师 , 并向东北输送6万主力部队 , 成为保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和东北斗争主动的重要力量基础 。
在罗荣桓的领导下 , 到抗战胜利时 , 山东我军发展到30万 , 民兵达60万 , 控制了80余县 , 真正成为我军掌握下的重要战略基地 。毛泽东后来曾这样评价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 , 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山东的棋下活了 , 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 , 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
立足敌后斗争形势独创“翻边战术”
1941年和1942年 , 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 , 根据地不断被蚕食 。罗荣桓认为 , 蚕食和反蚕食、“扫荡”和反“扫荡”的长期反复是敌后游击战的特点 , 而山东根据地地域狭小 , 缺乏回旋余地 , 如果仍然按照十年内战时期打运动战的方法 , 将很难突破敌人的包围 。为此他提出了“翻边战术” , 即把主力部队 , 不是设置在根据地的腹地 , 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敌人的根据地的边沿地区 。当敌人“扫荡”时 , 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 , 而是“敌进我进” , 即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紧缩 , 还有较大空隙时 , 由根据地边沿游击区 , “翻”到敌人后方去 , 打乱敌人部署 , 粉碎敌人之“扫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