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为什么下一个十年的大战场在数据中心?
今天的数据中心(IDC) , 正如十年前的云计算 。
2010年 , 云计算初兴 。 十年后 , 互联网红利渐退 , 云计算进入发展机遇期 。
今天 , 历史又重新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随着5G商用、企业上云使数据成倍增加 , 云计算市场仍将快速增长 , 进而带动更底层的数据中心的新机会 。
可以预见 , 数据中心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科技巨头争夺的新重点 。
本文图片
在新基建的政策加持下 , 科技巨头已不满足于“隔岸观火” , 从过去以租赁数据中心为主到开始在这一领域亲身试水 , 不仅自建数据中心 , 更染指设备的自研 , 且投入金额巨大……
本来轻资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手笔 , 扎入数据中心这个重赛道 。
这是谁的危险?谁的机会?
1、IDC战争再起 , 互联网巨头从“用户”变“玩家”
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造就的奇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 , 数据中心在答案中必须有一席之地 。
不过 , 以往互联网巨头并不会自己染指数据中心的生意 , 过去十多年里 , 他们只是安分地充当着数据中心的忠实客户 。
这一领域真正的大玩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为主业的电信运营商 。 自1994年中国首次加入互联网后 , 数据中心便诞生了 。 由于自身通信业务的需要 ,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陆续建设了大量数据中心 , 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玩家 。
另一股力量则是第三方IDC运营商 。
国内第一座商业化数据中心是世纪互联于1999年12月在北京酒仙桥附近建成的 , 随后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入驻其中 。
两年后互联网泡沫破裂 , 数据中心进入一段蛰伏期 。
直到2010年左右 , 3G和之后的4G网络商用 , 国内数据中心再次迎来一波建设潮 。
2012年以后 , 云计算市场的爆发 , 让作为其基础的数据中心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
数据显示 , 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16亿发展到2019年已超过1334亿元 。 与之相对应的是 ,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102.2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1586.2亿元 。
本文图片
十年高速发展后 ,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并没有衰落的迹象 , 反而在今年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 , 又进入一波建设潮 。
而且这一次 , 一个明显的大变化是:发展起云计算业务的互联网巨头自己下场了:
今年4月20日 , 阿里云率先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2000亿元 , 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一个月后的5月26日 , 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对外宣布 , 腾讯未来5年将投入5000亿元 , 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 , 其中在数据中心方面 , 腾讯将陆续在全国新建多个百万级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
而百度也在6月19日宣布 , 未来10年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 , 预计到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台数超过500万台;
再加上快手也宣布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投资百亿建数据中心 , 一场科技巨头间的新竞赛就此拉开 。
而放眼国外 , 很多云计算巨头也早已走上数据中心自研、自建的道路 。
曾经还是“隔岸观火”的科技巨头 , 已经不甘于只做数据中心的用户了 , 而是要做”玩家” 。
2、为什么自己干?
数据中心是个怎样的生意 , 惹得科技巨头在其发展了20多年后又来竞相夺食?
首先 , 从供需上看 , 数据中心领域仍有大机会 。
鼎晖夹层基金董事总经理叶弢此前曾撰文分析 , 从需求方面看 , 数据中心需求与总数据处理需求、数据处理集中度成正比 , 与单体数据处理能力成反比 。 5G将进一步催生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而摩尔定律正遭遇瓶颈 , 通过提升服务器单体性能来提升数据中心整体性能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
换句话说 , 数据量增加的同时 , 单个服务器处理数据的性能增长却在变慢 。 所以只能靠建更多数据中心来解决 。
企业上云的趋势下 , 更多中小企业将摒弃传统EDC(企业自用数据中心) , 拥抱IDC 。
从供给角度看 , 不均衡将持续存在 。 空间上 , 数据中心本质上卖的是电 , 一区域的数据中心项目供给上限取决于区域的电力设施配套 , 这是由电网规划所限制的;时间上 , 数据中心的建设要经历立项、批文获取 , 再到设计及施工等过程 , 起码需要1-2年时间 , 存在滞后性 。
本文图片
其次 , 机会虽大 , 但并不是谁都能把握住的 。
实际上科技巨头看重的并不是IDC服务商的传统数据中心业务 。
毛利没有优势 , 业务增速下滑 , 传统IDC的业务不足以引起巨头觊觎 。
科技巨头真正看中的 , 是数据中心背后的云计算 , 这亦符合其过去数年的布局 。
从2015年至今 , 中国云计算行业每年的收入增长率一直在60%以上 。
趋势已经很明显:超级数据中心才是巨头看中的蛋糕 。
为了实现在数据中心上的新技术应用 , 阿里在自建数据中心的同时也开始了自研 。
最早自研的设备是固态硬盘 , 然后是服务器 。
为什么在传统数据中心已经发展十余年、技术趋于成熟的条件下 , 科技巨头要放弃采购的方式而选择更费力的自研?
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传统设备是针对传统数据中心而研发的 , 并不适合云数据中心;而自研的设备可以让数据中心更好地面向云计算 。
自研的另一个好处是 , 可以对数据中心有更强的掌控力 。
最后 , 自研也是出于降成本的考虑 。
当数据中心的规模足够大 , 对设备的需求足够多 , 自研设备的成本就能较采购的模式下降很多 。
自研和自建如同一条双螺旋 , 为未来的超级数据中心筑起技术护城河 。 这背后折射的 , 是科技巨头全面押注云计算的决心 。
3、能否改变IDC格局?
在过去20年的历史中 , 数据中心的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的数据显示 , 在国内数据中心市场 , 中国电信一家独占42% , 其次为中国联通占比21% , 中国移动占比为10% 。 三家电信运营商占比超过70% 。
尽管运营商掌握的数据中心规模最大 , 但这些数据中心更多是为了满足运营商自身业务需求 。
这些IDC服务商的崛起得益于互联网巨头的成长 。 而随着科技巨头“下海”数据中心 , 传统数据中心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 。
一个尴尬的现象是 , 近几年数据中心建设越发加速 , 而第三方IDC服务商的业务增长却显露疲态 。
本文图片
第三方IDC服务商显露疲态 , 一个原因是数据中心从原有小规模向超级规模发展 , 技术更强、投入更大、离应用更近 , 这对IDC服务商来说门槛更高;
此外 , 数据中心的强势用户科技巨头对IDC服务商的“压榨”也是他们收入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
另外 , IDC服务商经营的EDC(主要提供私有云) , 正随着公有云市场的扩张日趋放缓 。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18年之前 , 国内私有云市场规模一直高于公有云市场 , 然而公有云市场的增长速度却高于私有云 。 拐点发生在2019年 , 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私有云 , 此后两者差距将逐渐拉大 。
本文图片
可以预见 , 随着科技巨头针对超级数据中心走上自建之路 , 从用户变玩家 , 原有IDC服务商的业务空间还将进一步被压缩 。 未来数据中心市场的格局也有望变成云计算巨头引领、IDC服务商跟随的局面 。
面对再次走热的数据中心建设潮 , 第三方IDC也动作频频 。
当然 , 第三方IDC的优势短时间内也难被攻破 。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 , 目前数据中心建设潮的主角还是以运营商和第三方IDC服务商为主 , 尽管互联网企业有大量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 少部分数据中心采用自建模式 , 应用一些自研的新技术 , 但大多数还是与第三方IDC服务商合作建设 , 定制化建设 。
IDC服务商的优势表现在:
首先 , IDC服务商对传统数据中心有更成熟的运维经验 , 这些IDC服务商起家较早 , 有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 , 在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器托管等领域有非常深的积累;
其次 , IDC的建设过程涉及到土建、配套设备安装以及服务器的上架 , 因此IDC的建设周期通常至少需要2到3年的时间 , 而第三方IDC服务商早在十多年前便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国内最大的IDC市场布局、新建了多个数据中心 , 如今随着一线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能源消耗不断增加 ,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先后对新建IDC采取限制或禁止等措施 , 因此IDC服务商在手项目储备便成为稀缺资源;
第三 , 得益于此前在各个城市的积累 , IDC 厂商在一线城市拿电、拿地的能力也成为一项核心竞争力 。
相比之下 , 如今很多互联网巨头的云数据中心 , 多选在一线城市之外的地方 , 这才有了“云谷”乌兰察布、“大数据之都”贵阳的地方数字产业崛起 。
尽管打破传统IDC服务商的护城河并不容易 , 但其面临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
当时代抛弃你时 , 不会说一声再见 。
4、数字时代的“汽车产业”
从长远来看 , 巨头加入数据中心的自建 , 或许还有更深的意图 。
在很多人看来 , 数据中心只是由一个个服务器组成的集群 , 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 。
如果只把它当作云计算的基础 , 或许有些管中窥豹了 。
如果用一个类比 , 未来的数据中心 , 就像工业时代的汽车产业 。
过去100年里 , 汽车产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无出其右的 。 一辆汽车 , 涉及成千上万个配件 , 而每个配件又延伸出一条更细分的产业 , 层层延伸 , 便几乎涉及到了整个制造工业 。
正是因为汽车产业对制造工业极强的带动作用 , 车市也被看做全球经济的晴雨表 。
看上去一台服务器跟一辆汽车相差甚远 , 但实际上服务器同样有极其复杂繁多的配件 , 而且其对创新的要求更高 。
IDC主要包括基础设施、IDC托管/增值、应用/服务厂商三个主要环节 。 在基础设施环节 , 主要涉及IT设备、UPS、制冷设备、供电及楼宇、网络带宽等;在IDC托管/增值环节 , 主要有运营商、云厂商自营的IDC服务商、第三方IDC厂商等;在应用/服务厂商环节 , 主要为IDC服务的受众 , 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企业客户、云服务商等 。
这样算下来 , 一座数据中心产生的带动作用并不比一座汽车厂小 。
本文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 , 数据中心趋向大规模 , 倒逼着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变革 。
这一变化 , 让作为数据中心上游的设备制造商也不断做出变革 。
此外 , 随着超级数据中心运维走向自动化 , 智能运维设备、安全管理、运维调度等领域也迎来新机会 , 近期更是好消息不断 。
数据中心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是 , 带动了一批老旧产业的转型 。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 , 作为能耗大户的传统钢企近年来逐步走向搬迁、关停和转型的命运 , 而数据中心却意外成为传统钢铁企业转型的新方向 。
原因是 , 传统钢铁企业往往保有较充足的工业用电指标和土地厂房资源 , 这正是数据中心最基础的条件 。
在前人趟出一条坦途后 ,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钢企正加速向数据中心产业转型 , 那些曾经被人诟病的污染、能耗摇身变成一个个跳动的字符 , 融入数字经济的大潮 。
数据中心不仅“拯救”钢铁企业 , 还把毫无趣味的机房与城市景观完美融合 。
你永远想不到 , 未来的数据中心还能玩出多少新花样 。
【数据中心|为什么下一个十年的大战场在数据中心?】能确定的是 , 一个由它支撑的时代 , 正在到来 。
推荐阅读
- 兔子|兔兔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屎?
- 埃及金字塔|探秘尼罗河|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埃及金字塔是伪造的?
- 减肥|较真丨减肥产品含违禁药再被曝光,为什么说滥用这些产品是在玩命?
- 酿酒|用真全粮酿酒机器做酒,为什么发酵时间越长口感越好?
- 为什么商家卖的馒头又白又胖?里面加了什么东西,今天我来告诉你
- 慢性乙肝|慢性乙肝,为什么要等到转氨酶高,才抗病毒治疗?医生告诉你原因
- 保罗·狄拉克|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多?
- 月球|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恐惧?他们看到了什么?
- 肾病|为什么肾病一发现就是晚期?
- 生殖隔离|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之间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