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

拍一拍 , 可能是微信历史上最简单又最具争议的功能 。
它有多简单?张小龙说 , 它只用了一行代码 。
它有多具争议?在每个涉及到#拍一拍#话题的微博下 , 几乎都能看到愤怒地要求取消这一功能的评论;但另一厢 , 「有什么好的拍一拍尾巴推荐?」在知乎上又是一个有近五百万人浏览的热门问题 。 有人恨它恨得牙痒痒 , 有人又玩得不亦乐乎 , 可以说 , 拍一拍佐证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从6月17日上线当日起 , 就有许多人预言「拍一拍」会像「朋友圈评论发表情包」一样光速下线 , 在三天一翻新的互联网记忆中被迅速遗忘 。 可两个月过去了 , 拍一拍竟然坚韧地保留了下来 。 新鲜劲儿消退以后 , 大家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功能 , 学会了怎样「恰到好处」地拍朋友们 。
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势会令人感到疑惑:「拍一拍」到底是精妙的社交构思 , 还是失败的多此一举?
微妙的社交空间就个人看来 , 「拍一拍」是个很棒的功能——它拓展了社交互动的可能性 。
按张小龙的说法 , 它能让微信上的朋友「像蚂蚁一样打招呼」 。 也就是说 , 它在数字空间中提供了一种「触觉」的替代品 。
在「拍一拍」诞生之前 , 想要指定某个朋友来谈论特定话题 , 要么直接叫Ta的名字 , 要么使用「@某人」的功能 , 但这两者都显得过于正式 , 暗含着一种「我想跟你认真说说这事」的态度 , 因此「@某人」实际上更适合在工作场合使用 。
相反 , 如果你一大早把群友都@一遍 , 那么其他人可能会误以为你打算商讨下次活动的行程 , 或者让大家记得AA上次吃饭的钱 , 这便是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区别 。
但我也能意识到 , 自己对于「拍一拍」的喜好建立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之上:我身边大都是同龄人、身处相对开放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微信里为数不多的长辈都没有学会「拍」我 。 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 , 「拍一拍」所带来的就会是烦恼 , 这凸显了当前版本「拍一拍」的问题所在 。
游走在不同身份之间社会学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 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 , 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中国人、某人的儿子、某人的丈夫、劳动者、编辑 , 等等 。 那么 , 他应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印象管理」 , 也就是「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
想要在微信上管理不同的身份本就是一种艰难的艺术 。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给自己的每个身份都给建一个微信 , 很多人分别设立「工作微信」和「私人微信」便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 但因为微信限制多开 , 切换账号也相当麻烦 ,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只用一个微信处理全部事务 , 这时候想要平衡不同的社会身份便成了一件需要小心处理的事 。
但很不凑巧 , 当前版本的「拍一拍」是全局性的 。 你设置的拍一拍后缀对全部好友都适用 , 这就打破了不同身份之间的「干湿分离」 。 要是不同身份的形象相对一致那还好办 , 但对于那些不同身份间形象差别较大的人来说 , 「拍一拍」会是件麻烦事 , 毕竟任何人都不会希望自己设置来供好友之间玩闹的后缀会被严肃的上司或长辈意外拍到 。
与之相关的是误触的可能性 。 双击头像触发拍一拍是很简单 , 但也可能导致误拍的出现 , 这使得我们使用微信时也不免小心翼翼 。 要是在试图看不是很熟悉的微信好友朋友圈时不小心拍了拍Ta , 或是在群聊里误触拍到了自己本没想过拍的人 , 都会导致与原有身份定位的冲突 , 进而让我们陷入尴尬境地之中 。 破坏了原有的身份管理模式 , 正是大多数人对「拍一拍」不满的根源 。
但仅仅是「后悔药」 , 还不足以消除身份管理的困难 。 真想要避免各种可能的尴尬 , 我们还需要更加细化的身份管理——也就是给「拍一拍」添加开关和分组显示后缀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