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华语音乐巅峰:一代人的滚石(17)


1995年 , 张国荣乐坛复出 , 滚石也是给了一支票 , 让他填一个数字 。 哥哥接过笔 , 只在支票上写下两个字:情义 。
张国荣加盟滚石后的第一张专辑封面滚石成功 , 固然离不开神乎其技的制作 , 离不开音乐眼光 , 更离不开的 , 是愿意给歌手空间和机会 。
当初辛晓琪加盟 , 公司只有两个人同意;任贤齐在滚石头三年 , 年年面临解约;万芳加入滚石后 , 不温不火 , 最绝望时 , 主动申请解约 , 段钟潭问:“你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机会?”
不久后 , 万芳唱出了那首《新不了情》 。 新不了情万芳 - 新不了情
在滚石 , 前辈对后辈的提携 , 从未间断 。 如前所叙 , 罗大佑之于黄韵玲 , 李宗盛之于五月天 , 齐豫之于周华健 , 沈光远之于陈珊妮 , 倪重华之于伍佰 , 伍佰之于陈绮贞…“滚石”一词 , 源于谚语“滚石不生苔” , 老人对新人的挖掘、帮衬 , 是滚石滚滚向前的动力之一 。
也是滚石精神的延续 。 滚石成功秘诀之一 , 就是对听众足够用心 。 最早滚石发行唱片 , 每张都有“听友卡” , 可以写意见给公司 。 黄韵玲就被听友骂哭过 。
在滚石唱片的封套上 , 永远写着一句话:“滚石爱你 , 矢志不渝!”这句话出自杨立德之手 。 有趣的是 , “飞碟”这个名字 , 就是他起的 。
取名之时 , 便有跟滚石一争高下的决心 , 意即“地有滚石 , 天有飞碟” 。
“滚石”的听友卡滚石不生苔 , 是向前的步伐不停 。
它发行了中国台湾第一张镭射唱片 , 破了中国台湾第一张百万专辑的纪录 , 是中国台湾唱片预购服务的鼻祖、数字音乐的先驱 。 技术上 , 滚石走在前面 。
音乐上 , 它让罗大佑去中国香港开“音乐梦工厂” , 挖掘林夕、黄耀明;让张培仁去北京创“魔岩” , 写下摇滚辉煌;它为周华健建“摆渡人” , 为陈升建“新乐园”;旗下设“巨石”、“龙卷风”、“大海啸”这些不同厂牌 。 为不同市场 , 定制不同风格的音乐 , 满足不同听众的喜好 。
它成功 , 是因为对音乐和市场足够尊重 。
12.当滚石已成往事
时代暗涌 , 悄然而至 。
全球化浪潮下 , 唱片巨头开启兼并模式 。 面对五大唱片 , 本土独立公司一一缴械投降 , “飞碟”也被华纳并购 。 为保持滚石的独立性 , 公司不得不四处布局 , 拼命烧钱 , 努力扩张 。
2000年 , 谋求上市、引入资金失败 , 滚石如遭雷击 , 不得不裁员 , 营收一下子跌到18.5亿 。
资本侵蚀还未搞定 , 互联网浪潮又迎面锤来 。 本来数字音乐兴起时 , 段氏兄弟以为希望来了 , 华语音乐终于可以打破地域限制 , 没想到盗版和网络让唱片工业日薄西山 , 越发没钱可赚 。 在资本巨兽和网络巨浪的双重打击下 , 滚石一步步陷入泥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