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历史观|古代地方受灾时,朝廷官员怎么精准划分受灾人群?
“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这是诗人在批判古代封建社会贫穷和不公正的经典诗句 , 里面就特别强调 , 有钱的贵族家里酒肉都放臭了 , 而没钱的人只能饿死冻死 , 在饥荒之时吃草根吃树皮 。
面对这样不公正的现象 , 使得很多人对于古代社会的老百姓特别同情 , 而且对于封建统治者特别鄙视 。 但其实诗句中描写的现象并非全面 ,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王朝里面 , 对于老百姓还是有救济工作的 。 道理很简单 , 因为没有了老百姓就没有了税收 , 没有了税收就自然没有了皇权 。 所以每到灾荒来临之时 , 朝廷官员还是会努力的进行赈灾 。
文章图片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 当时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而且致仕如此黑暗 , 再加上没有科技手段 , 那么古代地方受灾时 , 朝廷官员该如何精准划分受灾人群进行救济处理呢?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 在救灾的时候会不会分三六九等呢?历史现实还真的让人惊讶 , 古代救灾还真的分等级 , 但是他们分等级的方式却是为了更好的拯救百姓 。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古人的多灾多难
无论是看影视作品还是看史书 , 我们会经常看到古代闹灾荒 , 然后导致王朝的更迭 。 这其实并不完全怪政府统治腐败 , 而是因为我们的古人真的多灾多难 。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曾经强调 , 中国是一个很悲催的国度 , 北方闹旱灾 , 南方闹洪灾 。 但在一起千里饿殍 , 洪灾一起万里无烟 。 可以说 , 古代老百姓和我们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 就是在这样的摧残中不断被摧毁重建 。
所以 , 老百姓经常性的会遭遇到灾荒 , 即使皇帝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 而每次灾荒到来之时 , 君主就必须要进行赈灾 。 这不仅仅是因为人道主义的救助 , 而是因为老百姓不稳定 , 那么税收就不稳定 , 国家秩序也不稳定 , 那么皇帝的位置也就坐不稳了 。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 皇帝想要救灾 , 老百姓想要脱离痛苦 , 但是救灾是一个大工程 , 特别是在没有大数据的古代 , 他们该如何救灾呢?怎么对灾民进行合理分配 , 然后度过危机呢?其实古人有自己的一套分级系统 。
文章图片
二、救灾也分等级
可能很多人对于救灾分等级这一行为肯定会非常的鄙视 , 救灾如救火哪里还能分三六九等 , 这个封建社会实在是太邪恶了 。 但其实仔细想想 , 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 有很多地方都遭受了重灾 ,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救助呢?
如果只是一视同仁 , 那么有的地方灾难较轻 , 有的灾难比较多 , 所以同样的资源可能会浪费 , 可能有的不足 。 因此 , 就必须要对此进行区分 , 然后进行重点救助 , 这样才能使救灾的效果达到极致 。
根据史书记载 , 其实自从户籍制度普及以后 , 古代关于救灾就有着自己的分级 。 这个分歧在最早的时候只是强调哪里富裕哪里不富裕 , 这就好像是我们拿着一个全国地图 , 上面明确标明了 , 哪里有钱哪里没钱 。 然后又拿出地震范围图 , 哪里受灾区域重哪里受灾区域轻 。
其实 , 这已经就形成了一个最早的大数据的交叉复现 , 通过两方数据的重叠 , 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 到底对哪些区域进行重点救助?而到底对哪些区域可以延后救助?
三、如何区分
首先第一个区分的方式就是富裕的程度 。
文章图片
对一个国家来说 , 要真正做到统筹全局 , 必须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 。 所以当地震来临的时候 , 一些富裕的区域必须要重点救助 , 因为富裕区域暗示着未来的税收 , 还有全国的经济发展 。
所以 , 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把富裕区域的灾难赶紧解决掉 , 然后让它重新恢复税收 , 并且保证富裕程度 。 这样就可以尽快的恢复国家的经济 , 对于那些比较不富裕的区域延迟治理 , 虽然这在现在看来实在是罪大恶极 , 但却符合封建统治的基本大局观 。
在隋唐时期 , 关中发生过地震 , 还有太宗皇帝时期爆发过大规模的旱灾 。 但是通过对富裕区域的赶紧恢复秩序和治理 , 最终使得国家相对而言度过了危机 , 并且对全国进行恢复 。 所以这一手段有些下贱 , 但也在封建不平等社会里面有一定的优势 。
当然了 , 除了富裕不富裕的区分以外 , 其实还有受灾程度的区分 。
例如在《荒政辑要》有明确的记载:“如产微力薄 , 无担石 , 或房倾业废 , 孤寡老弱 , 鹄面鸠形 , 朝不谋夕者 , 是为极贫 。 ”和“如田虽被灾 , 盖藏未尽 , 或有微业可营 , 尚非急不及待者 , 是为次贫 。 ”
文章图片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 , 古代在救济灾荒的时候 , 也会对那些灾民进行365等的区分 , 那些失去了所有的家产 , 第二天就会饿死的人被称为吉平 , 他们会优先得到重点救助 , 而且大家也会尽可能搭设粥棚 , 让他们渡过危机 。
【一度历史观|古代地方受灾时,朝廷官员怎么精准划分受灾人群?】而对于赤贫的人 , 政府也会进行救助 , 但一般来说会放在第二梯度 。 虽然这样对这些人不太公平 , 但好歹这些人还能活下去 , 所以政府如果手头紧张会优先对第一批人救助 , 对第二批人进行延后处理 。 在明清时期基本上都是沿用的这一手段 , 然后慢慢的渡过危机 , 使得整个社会恢复正常 。
四、分级制度的优缺陷
大家看到这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 可能认为这样的方式有违人道 。 但其实仔细研究这个分级制度 , 我们会发现里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 一般概念来说 , 一个封建王朝只有存量没有增量 , 整个社会的财富其实是相对稳定的 。 所以封建王朝每年的开支都不是很多 , 特别是面对灾荒的时候 , 能够拿出来的钱就更少了 。
以乾隆皇帝为例 , 当年号称富可敌国 , 但只要一赈灾 , 那么国库就比较缺钱 。 当年和珅每次只能拿出不足200万两银子去购买粮食救济 。 也就是说 , 救济粮食非常不够 , 那么就必须要来一个先后顺序 , 然后等待各地方的赋税慢慢的供应上来 , 再进行分批处理 。 所以靠着分级制度 , 大家一点一点的渡过危机 , 让死人的数量减少到最低 。
不过 , 这项制度也有着很大的问题 , 因为对于富裕地区的救助有的时候会滋生腐败 , 甚至是民变 。 例如当年汉武帝要求魏其侯窦婴去救洪灾 , 结果发现富裕区域得到更多的救助 , 但却没有给国家上升一分钱的财产 , 因为这些钱都是贵族私有 , 中间还差点酿成了民变 。 所以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找到平衡 。
文章图片
而且 , 在对灾民进行分级处理的时候 , 有的时候有些人从中捞取好处 , 甚至是设立门槛 , 结果使得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加艰苦 。 所以这套分级制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 其中有很多的弊端要注意 。 但对于古代这个没有科技 , 没有大数据的时期来说 , 这一手段也算得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结语
所以古代社会灾荒来临之际 , 老百姓日子往往都会过的很痛苦 , 因为就算政府非常的努力 , 也未必能够帮助大家渡过危机 。 这一方面是封建统治时代没有这样的能力 , 也一方面是科技水平不达标 , 而且这里面吏治也有很大的隐患 。
因此每一次灾荒来临之时 , 烧死了十几万人 , 多的时候像黄巾起义期间 , 饿死高达上百万 。 可见 , 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真的是古代的真实写照 , 就算封建统治者想改变也无能为力 。
【参考资料】
《荒政辑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古代帝王奇葩死法
- 妖火历史观|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 沈光|武侠剧中经常出现轻功,古代真的有轻功么?为何现在很少见到?
- 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代人是如何应对的?说了你可别不信!
- 别再为一些古代文人的“怀才不遇”感慨了,谁说他们就应该做官?
- 为啥古代经常爆发农民起义?这其实是封建时代自带的一大特色
- 糖尿病|古代4大“绝症”:古人若得了这4种病,基本就要给自己准备后事了
- 大虫|古代人到底怎么打老虎,难道真的靠“滑铲”?
- 明美妈咪育儿|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代人是如何应对的?说了你可别不信!
-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 为何包拯也能穿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