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中国今年货物贸易出口额或实现绝对增长

梅新育:中国经济贸易领行世界 , 今年货物贸易出口额完全有可能实现绝对增长作者|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梅新育:中国今年货物贸易出口额或实现绝对增长
一、中国经济贸易领行世界全球化冲击 , 应对高效有力者胜 , 今年的新冠肺炎也不例外 。 在这场席卷世界的瘟疫冲击之下 , 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势头在今年陡然掉头向下 , 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0年6月预测)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9% , 世界贸易组织4月份发布的预测认为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萎缩13%—32% 。 尽管主要经济大国在短时间里就实施了一系列超常规财政、货币政策以求稳定经济 , 特别是美联储的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几乎打破了正常货币政策的一切底线 , 但在6月23日发布的《贸易统计与展望》(Trade Statistics And Outlook)报告中 , 世贸组织对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的预测仍然是萎缩18.5% , 如果三、四两季度能够保持2.5%的环比增速 , 全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可望实现其4月份的乐观预测——萎缩13% 。与此对比 , 在最早全面投入抗疫斗争的中国 , 尽管一季度经济贸易数据在疫情冲击下几乎断崖式下跌 , 但由于应对及时、有力 , 经济、贸易最早开始了艰难却扎实的回升 , 交出的6月份、二季度经济贸易答卷堪称靓丽 。 按人民币计价 ,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4% , 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1.4% , 进口同比下降0.7% , 贸易顺差同比减少80.6% 。 自4月份起 , 我国出口连续3个月正增长 , 6月份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5.1% , 其中出口增长4.3% , 进口增长6.2% 。 二季度外贸进出口7.67万亿元 , 同比下降0.2% ,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3个百分点 。 整个上半年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 , 同比下降3.2% , 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 。 其中 , 出口7.71万亿元 , 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 , 下降3.3% 。 中国二季度GDP能够实现3.2%的同比增长率 , 外贸回升功不可没 。梅新育:中国今年货物贸易出口额或实现绝对增长
二、进出口重点商品变动折射中国经济竞争力分析上半年主要进出口商品贸易额变动 , 从中可以看出 , 中国经济重启相当扎实 。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绝大多数初级产品第一进口大国 , 中国主要原材料和能源进口增长 , 表明国内经济活动上升;主要原材料和能源进口减少 , 表明国内经济活动萎缩 。 即使在疫情冲击严重影响全球运输物流的情况下 , 上半年中国铁矿砂、铜矿砂、煤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口都有较为显著的增长 , 尽管其中部分原因是国内买家趁疫情爆发后初级产品行情全面大幅暴跌之机大举抄底补充库存 , 但这样的增长 , 仍然足以表明春节后国内复产复工进展相当扎实有力 。进一步分析出口重点商品 , 可以看出 ,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当坚韧 ,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纺织纱线、通用机械设备、手机、高新技术产品4类商品上面: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上半年出口741.033亿美元 , 同比增长27.8%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通常被视为最传统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之一 , 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冲击最大 , 但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冲击下能取得这样高的出口增幅 , 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因应环境变化自我调整的能力 。通用机械设备 , 上半年出口191.743亿美元 , 同比增长1.1% 。 经济萧条通常导致机械产品总需求下降 , 在今年上半年这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中 , 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能增长1.1% , 其竞争力可见一斑 。手机 , 上半年出口38641.0万部 , 同比减少11.7%;出口额486.015亿美元 , 同比减少3.2% 。 疫情冲击下上半年全球手机销量锐减 , 作为最大手机生产和出口国 , 中国手机出口量减少 , 不足为奇;但出口额降幅比出口量降幅低8.5个百分点 , 表明手机出口平均单价上涨 。高新技术产品 , 上半年出口3292.075亿美元 , 同比下降1.9% , 比出口总额同比降幅(3%)小1.1个百分点 。三、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中国出口之所以能够在严峻环境中表现出这样的韧性 , 是因为“中国制造”竞争力源于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系统 , 而非劳动力、土地之类要素成本的单项因素 。 奠定“中国制造”竞争力基础的是为数众多、勤奋好学、聪明才智的中国劳动者 , 是几十年间点滴努力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完整产业配套体系 , 是很多方面遥遥领先于全世界的完备基础设施 , 是高水平且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 , 是高额的国民储蓄和全世界经济大国中最低的负债率 , 是在全球经济大国中相当出类拔萃的宏观经济稳定性……疫情没有、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 特别是中国企业卓越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 在今年这场席卷全球的瘟疫冲击中展现无遗 , 一大批因应抗疫需求的创新产品喷薄而出 , 从采用纳米材料技术开发的KN95口罩 , 到这两年最“潮”的高新技术——人工智能(AI) , 此类创新开拓层出不穷 。以人工智能为例 。 目前 , 在“安防+AI”的AIoT企业中 , 全世界最大4家依次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安讯士(Axis)、宇视科技(Uniview) , 除瑞典企业安讯士之外 , 另外三家均为中国企业 , 分别为国企和民企 , 均位于杭州 , 相距不过5公里 , 都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就全力以赴投入研发和推广新产品 。 武汉封城是1月23日 , 宇视科技1月22日便启动“宇视战疫”行动 , 开展研发攻坚会战 , 到3月底就推出了8组方案、“热影”系列测温产品(热成像+AI+超感技术)、社区抗疫APP等创新产品和服务 , 铺开到了全国100个城市的1000多个项目 , 覆盖工厂复工、小区生活、学校复课等多种场景 。相比之下 , 从安讯士到霍尼韦尔、博世 , 该领域海外领军企业似乎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空间” , 坐视疫情发展 , 均未推出与防疫有关的新产品 , 基本上彻底错过这个陡然爆发的新市场 。 瑞典安讯士公司当初是网络摄像机(IPC)的发明人 , 在全世界“安防+AI”的AIoT企业中地位之高 , 相当于爱立信之于电信设备产业 , 其昔日创新能力与市场反应敏捷无可怀疑 。 但在这次欧洲疫情爆发高峰期的3月25日 , 安讯士隆重推出的新产品竟然是与防疫完全不相干的一款新网络摄像机 。是不是母国瑞典和欧洲疫情不严重 , 以至于安讯士公司感觉不到开发抗疫产品的需求?答案是否定的 。我追踪整理计算了7组107个国家的疫情数据 , 制定了两个指标来衡量各国疫情严重程度 , 一个是“全民确诊率” , 即一国(地区)确诊病例占其总人口比例 , 在4月中旬之前以超过中国3月9日24时水平(0.58名/万人)为疫情严重;一个是“全民死亡率” , 即一国(地区)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占其总人口比例 , 在4月中旬之前以超过中国4月5日24时水平为疫情严重 。 据此计算 , 瑞典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98人、死亡病例达到25人 , 其全民确诊率、全民死亡率分别达到中国的程度 。 而从1月31日瑞典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 , 至3月12日累计确诊病例就达到635人而突破严重线 , 并首次出现确诊病例死亡;3月24日死亡病例数达到25人的严重线 。 到3月25日安讯士发布这款新型网络摄像机之时 , 瑞典累计确诊2272例、死亡36人 。 截至北京时间6月22日 , 瑞典累计确诊病例已达56043人 , 全民确诊率为中国的92.0倍(按4月中旬提升后的标准计算);死亡病例5053人 , 全民死亡率为中国的148.6倍(按4月中旬提升后的标准计算);而这还是瑞典早早对轻症患者全面实行不检测、不统计、不救治“三不”政策的统计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在新涌现并爆发式成长的智能防疫设备市场上占据了“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地位 , 产品抢手 。 即使在这场瘟疫过后 , 企业也有可能为上述智能科技设备、系统开发出新的用途 。在其它高新技术企业 , 类似情况也不少见 。 我调查过的高新技术企业中 , 有的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增幅超过了50% , 出口增幅比销售收入总额增幅还高 。四、沧海横流 , 方显英雄本色毫无疑问 , 今年下半年中国外贸仍然面临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性风险 , 有些风险倘若失控 , 甚至可能给国际经济造成颠覆性危机 。 但就总体而言 , 凭借扎实的经济社会基本面 , 凭借中国强有力的组织行动能力 , 相信中国“六稳”、“六保”能够继续取得较好成绩 , 下半年外贸运行实绩优于上半年 , 当属大概率事件 。在次贷危机急剧升级的2009年 , 中国货物贸易绝对规模大幅度萎缩 。 从2008年的货物贸易出口14306.9亿美元 , 到2009年的货物贸易出口12017亿美元 , 萎缩幅度高达16% 。 但这个降幅明显低于全球货物贸易降幅 , 结果 , 中国在这一年超越德国 , 登顶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出口大国 。 中国的这一地位保持至今 , 且领先幅度日益拉大 。 今年 , 中国对外贸易重演2009年的成功 , 当有八成把握 。 展望全年 , 今年世界实际GDP和货物贸易额萎缩已成定局 , 但预计中国将成为唯一实现实际GDP增长的经济大国;即使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下降 , 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也肯定会上升 , 而从二季度发展态势来看 , 今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完全有可能实现小幅绝对增长 。从更高层次上看 , 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 , 还是重大瘟疫 , 蔓延波及众多国家、甚至席卷全球的重大冲击通常会加速推动应对高效有力的国家脱颖而出 , 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上升 。 欧洲黑死病、明末鼠疫、一战后西班牙流感都曾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 , 乃至整个历史的走向;在今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 ,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重演 。本文为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 , 不构成投资决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