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戏曲看似大家都熟悉 , 细究起来 , 却说不定对它有不少误解!有一些和戏曲相关的说法由来已久 , 看似合理 , 但却是个“美丽的误会” , 或者本该是错的 , 但错误代代相传 , 弄假成真成了对的 。
不信?看看下面这几个与戏曲相关的真相 , 有几个颠覆了你的认知呢?
1
Q
戏曲中的“丑角”都是坏人吗?
A
当然不是!
丑是戏曲中的喜剧角色 , 一般担任娱乐大众、调节气氛、促进情节以及讽谏的作用 。 丑角一般不重唱 , 以念白和做工为主 。 当丑角扮演的是正面角色时 , 在舞台上就可以嘲讽反派;当丑角是一个反面角色时 , 会在舞台上进行自嘲 。
丑角扮相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 , 丑角可以是好人 , 也可以是坏人 , 这一行当的命名不是因为人物的外貌丑陋或品行恶劣 , 而是因为人物的功能 。
想想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丑” , 他们的表演同样只是人们的快乐源泉 , 跟他们的长相和人设没有关系 。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 , 我们会觉得这个“丑”长得不丑 , 嗯...人好像也不坏 , 甚至还有点可爱!
丑角扮相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和其它行当一样 , 通常每个演员因其身体特征和表演特长所限 , 只偏重于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 , 因此也产生了不少著名的丑角演员 , 例如秦腔著名丑角徐松林、薛广民;京剧严庆谷、慈少泉、徐孟珂;昆剧的李鸿良、粤剧的“四大名丑”李海泉、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等 , 以及被誉为“当今中国京剧第一名丑”的朱世慧 。
朱世慧饰演贾桂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2
Q
是读“jué色”还是“jiao”色?
A
都对!
但戏曲中比较专业的说法应该是“脚(jiao)色” 。
通常来说 , “角(jué)色”指的是舞台或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 而“脚色”在戏曲中指演员的分类 , 即生旦净丑这些行当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脚色制”始于宋朝参军戏 , 是我国戏曲的一项重要制度 。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 , 由优伶演变而成 , 形式类似于今天的相声 , 是一种滑稽对话和表演 。 被戏弄的称“参军” , 戏弄别人的称“苍鹘” , 最早由二人搭档表演 , 后来演变成多人合演 。
因此最早的时候 , 戏曲中的角色分类应是“脚色” 。 之所以把“脚色”和“角色”混为一谈 , 是因为一般的观众对“脚色制”不太了解 , 加上后来两个字不断通用 , 逐渐以“角”为准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在一些戏曲专业的相关书籍中 , 除了提到“脚色制”时会保留“脚”字 , 写“生角”“旦角”“净角”“丑角”时都会用“角”字 。
后来 , “角色”和“脚色”就逐渐不区分开了 。 由于很多情况下为了便于传播 , 文字的使用更注重普适性 , “角(jué)色”反而成为常见的说法 。 不过 , 如果你看到“脚(jiǎo)色”这一说法 , 也要知道这么说没毛病!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3
Q
戏曲中“压轴”是最后一出戏吗?
A
不是
是不是有点震惊?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 , “压轴”本是最后一个剧目 。 但其实它的本意并非如此 。
“压轴”一词最初是戏曲术语 , 一般指一场折子戏的倒数第二出剧目 。 折子戏是指演出全本大戏中的某一出戏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戏曲中 , 每一出戏都有不同的称谓:
第一出
开锣戏
第二出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早轴
第三出
中轴
第四出
倒数第二出
也称“压轴”
第五出
最后一出
也称“大轴”
在戏曲中 , 真正的最后一出戏叫作“大轴” , 压轴“压”的就是“大轴” 。 这种叫法和一代代艺术家们的演出经验有关 。
一般演出到倒数第二场 , 就会有观众陆续离开 , 我们称之为“抽签”;甚至会有大量观众退场 , 这种情况称为“起堂” 。 一旦如此 , 到了唱大轴的时候就没有观众了 , 所以到了“压轴” , 就需要一台好戏来镇场 , 让观众坐稳继续看演出 。
4
Q
戏曲里的“圆场”怎么打?
A
此题为陷阱题
戏曲中的“圆场”根本不是用来“打”的 , 它是用来“跑”的 。
在生活中 , 我们常见到“打圆场”这个词 。 “打圆场”是指出于善意 , 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语言行为 。 但戏曲中的“圆场”可不是这回事 。
圆场是戏曲表演的动作形式 , 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 , 周而复始 , 称为圆场 。 圆场的速度多为由慢到快 , 又称“跑圆场”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圆场在戏曲中是一种步法 。 男性圆场要求两腿膝盖不能僵直 , 上身不能乱晃 , 每步距离约为大半步;女性跑圆场时 , 两膝盖内侧要贴紧 , 步伐要小、快、匀 , 上身稳 , 不能扣胸、撅臀;行进路线可分直线、横线、半弧圆、斜线、圆圈、s字形 , 横∞字形等 。 两个以上演员在场上交叉地跑“∞字形”圆场 , 称为“编辫子”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5
Q
陈世美渣男是被冤枉的吗?
A
历史上根本没有“陈世美”这个人
闻名古今的“戏曲渣男”陈世美出自戏曲《铡美案》 , 又名《秦香莲》 , 在京剧、秦腔、评剧等剧种里都有这个剧目 。
秦腔《五典坡》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这部戏讲述了家境贫寒的陈世美经过十年苦读 , 进京赶考中了状元 , 被招为驸马 。 从前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 , 便携子上京寻夫 。 但陈世美不肯相认 , 甚至派杀手追杀妻儿 , 幸得包拯和展昭相救 。 正当驸马要被定罪时 , 公主与太后赶至阻挡 。 但历尽阻碍 , 包拯最终还是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
渣男本渣 , 却有很多人为陈世美申冤 。 这个说法主要是以清代文献作为考证 , 认定陈世美是清代的清官 。 郭沫若也曾以此为证写过一篇论文 , 认为陈世美是被冤枉的 。
秦腔《铡美案》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 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 , 乙末科史大成榜 , 陈年谷 , 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 。
●《湖北历史人物词典》(1984版)记载:陈世美 , 清代官员 , 原名年谷 , 又名熟美 , 均州(即湖北均县 , 现丹江口市)人 , 出身于仕官之家 。
然而这些史料可以证明陈世美是被冤枉的吗?不能!因为陈世美这个形象明代就出现了 。 这个人物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 注意 , 是明代!而史料中的陈世美却是一位清朝官员 。
因此 , 这些史料不能证明陈世美是被冤枉的 , 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这个渣男 。
6
Q
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种吗?
A
还真不是!
也许你本来不知道是不是 , 但既然题干这么问 , 那就肯定不是啦!
京剧 , 又称平剧、京戏 , 清代乾隆年间起 , 四大徽班陆续进京 ,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 在吸收地方民间曲调的基础上不断交流、融合 , 最终形成京剧 。 京剧又有“国剧”之称 , 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 , 因此并不是北京的地方剧种 。
清朝时期的京剧表演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而北京真正的地方戏是曲剧 , 这个名字是著名作家老舍命名的 , 北京曲剧第一个剧目便是老舍的《柳树井》 , 以“京腔京韵、京弦京鼓”演绎“京人京事” 。 它是在北京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孕育而生、真正属于北京的地方剧种 。
早期曲剧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曲剧的音乐唱腔以单弦曲牌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 , 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 , 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 , 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 。 曲剧表演具有更加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 , 创作上尤以演绎清代和近代、现代的北京本土题材为长 。
戏曲|北京的地方戏竟然不是京剧?关于戏曲的6个真相!
文章插图

编辑 / 璇子
文章来源 /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