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为何应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为何要反复敲响杜绝浪费的警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刘廷飞姜永斌报道“餐饮浪费现象 ,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 ,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 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 , 建立长效机制 ,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 。 早在201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 , 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 此后又多次强调 , 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 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 人民群众衣食无虞 , 为何还要强调树立危机意识 , 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为何要反复敲响杜绝浪费的警钟?
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
新中国成立至今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 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 据统计 , 2010年以来 ,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2019年超过470公斤 , 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 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 。
“民以食为天 , 食以粮为先” ,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 。 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 , 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 , 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 因此 , 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 。 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 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 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 , 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
更要清醒看到 ,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在世界排名70名左右;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 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阶段 , 很多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需要大量的投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 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 尤其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 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 。
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
作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 , 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 ,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 , 近几年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 , 完全能够自给 , 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 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 , 稻谷和小麦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 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
“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 , 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 。 ”该负责人表示 。
在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灾旱灾的情况下 , 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 , 产量达到2856亿斤 , 相较去年同比增长0.9% , 创历史新高 , 再次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
然而 , 从中长期看 , 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
进城务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当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约为5.6亿 。 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不高 , 以小农经济为主 , 收益也不高 。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 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 , 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
地处河北坝上的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就曾是个“空心村” 。 “房屋破旧漏、街道脏乱差 。 下雨走路 , 鞋子都会陷在路上 。 ”谈起村子以前的环境 , 村民们都是连连摆手 。
生存环境的恶劣 , 加上缺医少药 , 上学不便 , 让不少村民相继搬离 。 2013年时 , 原本2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41人 , 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 全村193处宅基地 , 闲置破损的达到140多处 , 撂荒耕地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 。 后来 , 靠着火起来的坝上旅游 , 十三号村才得以焕发新机 , 原来的村民也重新回到这里 。
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适合走这条路 。 据民政部2016年全面摸底调查 , 我国有1600多万农村留守老年人 。 出于对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担心 , “谁来种地”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
此外 , 有资料显示 , 我国用全世界33%的化肥 , 生产了世界25%的粮食 。 对化肥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 , 有可能带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 不利于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
有专家认为 , 从需求形势看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 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 , 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 , 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 , 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从生产形势看 , 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 ,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 ,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 。 从流通形势看 , 粮食生产将继续向核心产区集中 , 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 , 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达11.7%
一方面是供应紧张、隐忧暗伏 , 另一方面却是粮食浪费这一世界性难题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 , 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 , 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
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 粮食浪费问题更不容小觑 。 此前有数据测算 , 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近年来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已有所减少 。 在收储环节 , 加快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 引导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管理;在流通环节 , 广泛应用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的储粮“四合一”技术 , 推广绿色储粮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 降低流通过程损耗;在加工环节 , 组织粮食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大宗米面制品、油料适度加工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 , 合理制定工艺和产品标准 , 减少过度加工导致的损失 。
相比之下 , 餐桌的消费环节才是大头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9年餐饮业收入达到4.67万亿元 , 比上年增长9.4% 。 庞大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 , 食物浪费量也是惊人的 。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 , 据估算 , 在消费环节 , 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 , 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更具有代表性 。 课题组自2012年至2015年间 , 走访了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城市的366家餐馆 。 调研发现 ,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 , 浪费率为11.7% 。 其中 , 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 大型聚会浪费达38% , 而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
随随便便倒掉的一碗饭 , 浪费的不仅是粮食 , 还有宝贵的自然资源 。 粮食浪费越多 , 水土资源消耗就越多 。 为了14亿人的饭碗 , 土地即使很“累”也难以休耕;每生产1公斤粮食要消耗800公斤水 , 在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很紧张的情况下 , 灌溉用水依然要千方百计“挤”出来 。
粮食浪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觑 。 分类不够完善的厨余垃圾 , 填埋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 焚烧则会污染大气并产生致癌物质 。 专家对此表示 , 避免浪费食物能够立竿见影地缓解诸多问题 , 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 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资源 , 还能促进当地、区域性、全球的食品安全 。
全球2.6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关系、自然灾害等不稳定因素增加 , 世界粮食供应变数丛生 , 国际粮食市场风云暗涌 。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饥饿人数大幅增加 , 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 。
今年以来 , 联合国多次预警粮食危机 。 近日 , 联合国再次发布报告称 , 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 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 预计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 受疫情影响陷入极端贫困的人数可能还会新增4900万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致陆认为 , “人的要素”是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重中之重 , 所以疫情对农业冲击尤其严重 。 “农业的供应链一旦被打破 , 就很难恢复 。 ”
即便是在粮食资源丰富的国家 , 产业链也面临断裂危机 。
由于供应链断裂和随之而来的恐慌性购买 , 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和去年三月相比上涨了8% , 大米价格上涨了25% 。 一些国家已经对此作出了响应 。 作为小麦主要出口国之一的俄罗斯 , 在4月初宣布限制小麦出口 , 以保证国内对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 。 诸如此类的限制出口政策进一步抬升了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
从去年底至今 , 世界多地接连暴发了蝗灾 , 祸延东非、中东和印度等地 。 还有澳洲山火等严重自然灾害 , 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 , 引致粮食市场波动 。
“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 , 加之部分国家蝗灾影响粮食生产 , 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 , 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 , 导致国际粮价飙升 。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 。
持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 , 大力整治浪费之风 , “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 。 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 , 制定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 相关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
【粮食安全|为何应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为何要反复敲响杜绝浪费的警钟?】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 , 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 餐饮业也积极行动 ,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 引导广大消费者杜绝浪费 。
8月11日晚 , 武汉餐饮业协会发布倡议书 , 推行“N-1”点餐模式、半份菜小份菜、提供打包盒、公勺公筷、安全就餐、不烹饪长江鱼等反对餐饮浪费的举措 。
同日 ,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也发出倡议 , 倡导“适量点餐 , 剩餐打包”的用餐文化和“公筷制、双筷制”的使用规范 , 实行餐饮“分餐制” , 自觉做“文明用餐”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
“我们在点菜时 , 都会根据顾客的人数提醒点菜数量 。 顾客用餐结束后 , 如果饭菜还有剩余 , 我们也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打包服务 。 ”西贝莜面村北京华联公益西桥购物中心店店长金春阁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以来 , 在疫情冲击背景下 , 前来用餐的顾客本身也会注意适度消费 。
进一步制止餐饮浪费 , 让节俭成为习惯 , 还要打出组合拳 。 专家认为 , 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多管齐下 , 对于消费者要推出惩戒制度 , 规范餐饮行为 , 惩罚浪费行为;对于餐饮企业 , 则要强化监管 , 采取有效措施 , 建立刚性长效机制 。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提出 ,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增强爱粮节粮意识 , 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 , 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要继续借助“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等活动载体 , 通过送粮油科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活动 , 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 持续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 。 早在201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 , 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 此后又多次强调 , 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 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 人民群众衣食无虞 , 为何还要强调树立危机意识 , 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为何要反复敲响杜绝浪费的警钟?
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
新中国成立至今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 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 据统计 , 2010年以来 ,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2019年超过470公斤 , 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 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 。
“民以食为天 , 食以粮为先” ,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 。 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 , 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 , 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 因此 , 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 。 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 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 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 , 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
更要清醒看到 ,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在世界排名70名左右;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 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阶段 , 很多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需要大量的投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 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 尤其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 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 。
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
作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 , 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 ,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 , 近几年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 , 完全能够自给 , 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 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 , 稻谷和小麦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 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
“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 , 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 。 ”该负责人表示 。
在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灾旱灾的情况下 , 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 , 产量达到2856亿斤 , 相较去年同比增长0.9% , 创历史新高 , 再次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
然而 , 从中长期看 , 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
进城务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当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约为5.6亿 。 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不高 , 以小农经济为主 , 收益也不高 。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 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 , 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
地处河北坝上的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就曾是个“空心村” 。 “房屋破旧漏、街道脏乱差 。 下雨走路 , 鞋子都会陷在路上 。 ”谈起村子以前的环境 , 村民们都是连连摆手 。
生存环境的恶劣 , 加上缺医少药 , 上学不便 , 让不少村民相继搬离 。 2013年时 , 原本2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41人 , 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 全村193处宅基地 , 闲置破损的达到140多处 , 撂荒耕地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 。 后来 , 靠着火起来的坝上旅游 , 十三号村才得以焕发新机 , 原来的村民也重新回到这里 。
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适合走这条路 。 据民政部2016年全面摸底调查 , 我国有1600多万农村留守老年人 。 出于对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担心 , “谁来种地”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
此外 , 有资料显示 , 我国用全世界33%的化肥 , 生产了世界25%的粮食 。 对化肥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 , 有可能带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 不利于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
有专家认为 , 从需求形势看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 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 , 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 , 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 , 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从生产形势看 , 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 ,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 ,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 。 从流通形势看 , 粮食生产将继续向核心产区集中 , 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 , 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达11.7%
一方面是供应紧张、隐忧暗伏 , 另一方面却是粮食浪费这一世界性难题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 , 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 , 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
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 粮食浪费问题更不容小觑 。 此前有数据测算 , 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近年来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已有所减少 。 在收储环节 , 加快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 引导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管理;在流通环节 , 广泛应用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的储粮“四合一”技术 , 推广绿色储粮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 降低流通过程损耗;在加工环节 , 组织粮食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大宗米面制品、油料适度加工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 , 合理制定工艺和产品标准 , 减少过度加工导致的损失 。
相比之下 , 餐桌的消费环节才是大头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9年餐饮业收入达到4.67万亿元 , 比上年增长9.4% 。 庞大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 , 食物浪费量也是惊人的 。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 , 据估算 , 在消费环节 , 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 , 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更具有代表性 。 课题组自2012年至2015年间 , 走访了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城市的366家餐馆 。 调研发现 ,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 , 浪费率为11.7% 。 其中 , 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 大型聚会浪费达38% , 而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
随随便便倒掉的一碗饭 , 浪费的不仅是粮食 , 还有宝贵的自然资源 。 粮食浪费越多 , 水土资源消耗就越多 。 为了14亿人的饭碗 , 土地即使很“累”也难以休耕;每生产1公斤粮食要消耗800公斤水 , 在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很紧张的情况下 , 灌溉用水依然要千方百计“挤”出来 。
粮食浪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觑 。 分类不够完善的厨余垃圾 , 填埋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 焚烧则会污染大气并产生致癌物质 。 专家对此表示 , 避免浪费食物能够立竿见影地缓解诸多问题 , 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 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资源 , 还能促进当地、区域性、全球的食品安全 。
全球2.6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关系、自然灾害等不稳定因素增加 , 世界粮食供应变数丛生 , 国际粮食市场风云暗涌 。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饥饿人数大幅增加 , 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 。
今年以来 , 联合国多次预警粮食危机 。 近日 , 联合国再次发布报告称 , 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 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 预计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 受疫情影响陷入极端贫困的人数可能还会新增4900万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致陆认为 , “人的要素”是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重中之重 , 所以疫情对农业冲击尤其严重 。 “农业的供应链一旦被打破 , 就很难恢复 。 ”
即便是在粮食资源丰富的国家 , 产业链也面临断裂危机 。
由于供应链断裂和随之而来的恐慌性购买 , 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和去年三月相比上涨了8% , 大米价格上涨了25% 。 一些国家已经对此作出了响应 。 作为小麦主要出口国之一的俄罗斯 , 在4月初宣布限制小麦出口 , 以保证国内对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 。 诸如此类的限制出口政策进一步抬升了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
从去年底至今 , 世界多地接连暴发了蝗灾 , 祸延东非、中东和印度等地 。 还有澳洲山火等严重自然灾害 , 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 , 引致粮食市场波动 。
“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 , 加之部分国家蝗灾影响粮食生产 , 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 , 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 , 导致国际粮价飙升 。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 。
持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 , 大力整治浪费之风 , “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 。 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 , 制定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 相关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
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 , 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 餐饮业也积极行动 ,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 引导广大消费者杜绝浪费 。
8月11日晚 , 武汉餐饮业协会发布倡议书 , 推行“N-1”点餐模式、半份菜小份菜、提供打包盒、公勺公筷、安全就餐、不烹饪长江鱼等反对餐饮浪费的举措 。
同日 ,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也发出倡议 , 倡导“适量点餐 , 剩餐打包”的用餐文化和“公筷制、双筷制”的使用规范 , 实行餐饮“分餐制” , 自觉做“文明用餐”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
“我们在点菜时 , 都会根据顾客的人数提醒点菜数量 。 顾客用餐结束后 , 如果饭菜还有剩余 , 我们也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打包服务 。 ”西贝莜面村北京华联公益西桥购物中心店店长金春阁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以来 , 在疫情冲击背景下 , 前来用餐的顾客本身也会注意适度消费 。
进一步制止餐饮浪费 , 让节俭成为习惯 , 还要打出组合拳 。 专家认为 , 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多管齐下 , 对于消费者要推出惩戒制度 , 规范餐饮行为 , 惩罚浪费行为;对于餐饮企业 , 则要强化监管 , 采取有效措施 , 建立刚性长效机制 。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提出 ,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增强爱粮节粮意识 , 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 , 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要继续借助“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等活动载体 , 通过送粮油科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活动 , 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 持续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