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甜到了心里头!这里的葡萄有故事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赵英淑 何星辉 谢开飞
18度甜的福安葡萄 , 早上还带着露珠 , 下午就可以让福州、厦门等地的消费者实现葡萄自由 。 都说 , 北有吐鲁番 , 南有闽福安 。 从一颗葡萄到一个产业 , 原本被认为不适合种植葡萄的福安 , 是怎么走上产业大道的呢?这一切 , 还得从福建省一个叫象环村的地方说起 , 从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安市农业科教站站长张富民说起 。
文章图片
象环村万亩葡萄园大棚
大棚种植让葡萄起死回生
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 , 从空中俯视 , 万亩葡萄园大棚就像一片白茫茫的大海 , 蔚为壮观 。
【葡萄种植|甜到了心里头!这里的葡萄有故事】从露天到大棚 , 是张富民改写了象环村的葡萄种植史 。
20世纪中期的象环村 , 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 , 被认为是一个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 。 那时候 , 村民们靠种点水稻和甘蔗 , 勉强维持生计 。 有敢于吃螃蟹的村民尝试葡萄种植 , 却发现露天种植出来的葡萄病虫害多、管理难 。
既然露天种植行不通 , 可否另辟蹊径?2003年 , 张富民首次提出避雨栽培技术 , 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走村入户 , 向果农传授避雨栽培技术和台湾葡萄专用套袋技术 。
很快 , 村民们发现 , 大棚里种植出来的葡萄不但病虫害少 , 还个头饱满、甜度高 。 象环葡萄 , 渐渐声名鹊起 。
地方政府适时出台葡萄大棚补助政策 , 果农陈坛龙抓住机遇 , 当年就建起1.8亩大棚葡萄园 。 第二年 , 陈坛龙种的大棚葡萄 , 市场批发价每公斤高达14元 , 比当年露天葡萄批发价格高了2倍以上 。
此后 , 大棚葡萄在福安市推广 , 并以每年新种面积500—600亩的速度迅猛增长 , 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村种植葡萄 。 他们说:多亏了张富民站长!
文章图片
丰收的葡萄园
种植葡萄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张站长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果园来 , 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 。 象环村科技示范户陈堂生说 。
对于张富民来说 , 脚上沾满泥巴 , 心里装着农民 , 才是一个农技人员应有的样子 。 7月至9月 , 最酷热的时节 , 正是福安葡萄陆续上市的季节 , 也是张富民最忙碌的时候 , 有时在闷热的葡萄棚里一呆就是一整天 。 他还走进田间地头开办农民田间学校 , 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为村民讲解葡萄大棚栽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科学用药等技术知识 , 并实地指导果农种植 。
在指导果农栽培过程中 , 张富民总结出山地优质葡萄计划生育的田间操作要领 。 所谓的计划生育 , 就是采用科学种植方式 , 严格控制产量、提升质量 。
通常的葡萄园亩产能达到4000斤 , 但张富民要求果农每亩只产2000—2500斤 , 每平方米架面果不超过6穗 , 每穗保留35—45粒 , 每粒葡萄控制在12克左右 。
刚开始 , 大家觉得剪掉葡萄很可惜 , 认为简直是胡闹 。 张富民说 , 村民并不理解疏果的重要性 , 让他们疏果 , 就等于让他们放弃部分收益 。 但慢慢地 , 大家发现 , 凡是留果多、产量高的果园 , 果农收益低 , 凡是留果少、控产量的果园反而收入增加 。
文章图片
丰收的葡萄园
念好葡萄经 走好产业道
在张富民的大力推广下 , 葡萄种植开始从象环村向其他村庄辐射 。
晓阳镇东源村果农谢善明谈起张富民就满是感激 。 2000年 , 谢善明种植的3亩葡萄 , 因病害严重 , 几乎颗粒无收 。 在张富民的精心指导下 , 他采用标准化控产栽培、标准化无公害规范化栽培、专用套袋等多项新技术 , 实现平均亩产值增加3000—8000元 。 我现在种有30亩葡萄 , 年收入达30多万元 。 谢善明高兴地说 。
如今 , 福安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 , 全市13个乡镇129个村庄种植葡萄 , 3.2万农户从事葡萄生产 , 3000多人从事葡萄营销和产业服务 , 产值8亿元 , 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的60%以上 , 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葡萄生产基地 。
2006年 , 福安市被授予南国葡萄之乡殊荣 。
一条产业大道渐行渐近 。
推荐阅读
- 通报|刚刚,警情通报!抓到了!
- 流言止于智者 TA做到了
- 听说蔡莉受到了处理
- 关于华为,我听到了最为无耻的梦呓
- 特大城市|广西这座城市有福了!被国家选中将打造成特大城市,你猜到了吗?
- 企业家尽量不批捕、不公诉
- 保命的这些事,你做到了几个
- 在“嫁豪门预科班”,我都学到了什么
- 锦旗|暖心!碧江区百花路消防救援站收到了锦旗
- 中药材种植爆发式增长或威胁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