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令人惋惜的国货们,曾是行业领军者,被外资收购后惨遭“雪藏”( 二 )


银鹭
这个大众眼中的国产品牌 , 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 , 就已经“卖身”海外 。 2011年 , 雀巢出资15亿收购银鹭60%的股份 。 而在此后的2017年和2018年 , 雀巢又将剩余的40%的股份慢慢收入囊中 。 2018年 , 银鹭彻底成为了外国资本掌控的品牌 。 而随着银鹭产品销售业绩的不断下滑 , 雀巢似乎也有出售的打算 。 业内人士透露 , 雀巢集团想要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银鹭 。
股票|令人惋惜的国货们,曾是行业领军者,被外资收购后惨遭“雪藏”
本文插图

被外资收购 , 又要被外资抛弃 , 和乐百氏的命运类似 , 这些跨国巨头喜新厌旧?

1985年问世的银鹭 , 在5年后获得了20万美元的投资 , 并于1990年在厦门完成公司的创办 。 而银鹭的吸引投资的举措 , 一直都没有停止 。 2000年 , 银鹭就再度引进了台商的投资 , 并合资创办了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 也正是此次的投资 , 让银鹭创办了现代化的八宝粥专业生产车间 。 也正是如此 , 银鹭才被后来的雀巢集团看中 , 并持续拿下百分之百的股权 。
不过雀巢想要出手银鹭的项目 , 也是在意料之中 。 4月24日 , 雀巢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财报 。 不仅雀巢的业绩出现离开明显的下滑 , 银鹭的成绩更是下滑显著 。 不仅难以为雀巢带来优势 , 还成为了“拖后腿”的项目 。 雀巢内部研究后表示 , 认为银鹭的花生牛奶以及灌装八宝粥业务已经没有了较强的增长性 。 所以在业绩发布的同时 , 也向外透露有意出售银鹭花生牛奶以及灌装八宝粥业务 。 根据坊间传闻 , 银鹭的潜在竞购者包括华润、统一、达利食品等 。
股票|令人惋惜的国货们,曾是行业领军者,被外资收购后惨遭“雪藏”
本文插图

而其实 , 就娃哈哈集团而言 , 其实和外国企业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 只是相较于乐百氏和银鹭而言 , 宗庆后的迅速抽身 , 让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空间 。 1996年 , 法国达能集团与娃哈哈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 , 并获得了51%的股权 。
但是合作到第十年(2006年)的时候 , 达能新任董事长发现宗庆后在合资公司以外 , 还建立了一系列由国有企业和职工持股的非合资公司 。 而这些未和达能达成合资的公司 , 每年能够为娃哈哈带来丰厚的利润 。 这样的行为 , 自然引起了达能集团的不满 。 在经过一系列的“交锋后” , 两家集团于2009年宣布和解 , 达能出让合资公司51%的股权 , 从此退出娃哈哈 。 而早早“抽身”的娃哈哈 , 也是现在三个和外资“有染”的食品国产品牌中 , 发展最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