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二 )


光明网|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本文插图

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农牧民昔日防沙治沙的场景 。 (乌审旗宣传部供图)
“为了生存 , 治沙是头等大事!”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站长苏雅拉巴雅尔从填报大学志愿时就选择了林草专业 。 毕业工作后 , 他一头钻进林场 , 一干就是20年 。 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成立于1975年 , 它像是散布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绿色精灵” , 为农牧民提供苗木草种 , 传授治沙经验 。
光明网|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本文插图

苏雅拉巴雅尔接受***采访 。***陈立庚摄
1979年 , 国家开始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实施为期70年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 有了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先进治沙技术的引进 , 毛乌素沙地大面积开展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工作 。
“开始栽树时没路、没水 , 得把一天吃的干粮备足了才能去造林 , 连饭都吃不上 。 ”望着眼前的满目翠绿 , 苏雅拉巴雅尔自信满满 。 因为经过40多年的努力 , 林场植被覆盖度已从成立初期的27%达到了如今的95%以上 。
治沙造林的过程艰辛而漫长 , 需要坚守 , 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 。 在国家“谁造谁有 , 允许继承 , 长期不变”的政策实施后 , 鄂尔多斯“以户为单位”的造林热情开始高涨 , 遏制毛乌素沙地蔓延迎来了生态治理的“拐点” 。
1985年 , 刚满20岁的殷玉珍从陕西嫁到乌审旗“井背塘”这个地方 。 这里位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地带的毛乌素沙地深处 , 没有路 , 每次出门只能徒步几公里穿越茫茫沙地 。 “看到一望无际的明沙 , 我整个人都傻了——地种不成 , 羊放不了 , 可咋活?”
光明网|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本文插图
殷玉珍摸着松树说 , “我是种树人 , 树是我的命根根” 。 ***陈立庚摄
恶劣的生态环境让她决心治沙造林 。 1986年 , 她和丈夫用家里的羊换回600多棵树苗 。 每年4月份土壤解冻后 , 夫妻二人四五点就带上干粮和水走进沙梁 , 抓紧栽树 。
“她刚开始栽树时我去过那儿 , 那里是典型的蜂窝状沙地 , 中间低洼 , 四周让沙梗围成圆形 , 极难治理 。 ”曾在乌审旗林业局工作多年的吴兆军谈起殷玉珍 , 仍称赞她不服输的植树倔劲儿 。
“先种上一溜一溜的沙蒿 , 将流沙基本固定下来 , 再在沙蒿带中间栽植沙柳、杨柴、紫穗槐等灌木树种 , 一株一株增加 , 一片一片延伸……”殷玉珍治沙造林的经验让不毛之地长出了绿色 。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 , 人工造林、机械造林、飞播造林的技术开始运用 。 ”吴兆军告诉采访人员 , 毛乌素沙地的沙患少了 , 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 。 1991年3月 , 由于治理毛乌素沙地成效显著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审旗还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 。
生态优先谋发展 黄沙覆绿始成金
“防沙治沙”为的是从“沙里淘金” , 让世代被流沙困扰的农牧民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 2001年到2010年 , 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大力支撑下 , 毛乌素沙地严格执行了禁牧、休牧和轮牧政策 , 走上了规范化治理的路子 。
光明网|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本文插图

如今乌兰达来放眼望去绿色已浸透黄沙 。***陈立庚摄
伴着毛乌素沙海基本消失的现实 , 过去的不毛之地正变成一片希望的田野 。 “以前 , 家里长草的牧场也就100多亩地 , 现在6000多亩牧场基本都种上了沙柳 , 载上了树 。 ”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牧民乌兰达来说 , 自己是生态环境改善最直接的收益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