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文萃|品读|“贞观之治”背后那些事儿

皇位之争
《新唐书》载:“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 , 阴结豪杰 , 招纳亡命 , 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 。 计已决 , 而高祖未之知 , 欲以情告 , 惧不见听 。 高祖留守太原 , 领晋阳宫监 , 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 , 世民阴与寂谋 , 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 。 高祖过寂饮酒 , 酒酣从容 , 寂具以大事告之 , 高祖大惊 。 ”
为了逼李渊起兵反隋 , 18岁的李世民不惜坑爹 , 用美人计逼其就范 。 当然你可以说都是裴寂和刘文静的主意 。 可没有李世民拍板 , 谁敢陷害这位皇亲国戚?李渊可是隋炀帝如假包换的亲表兄 。 不管如何被动 , 李渊毕竟喝了酒、躺了龙床、睡了帝妃 。 这足以让他的家族灰飞烟灭!李世民的托儿裴寂趁机劝李渊起兵造反 , 一来可免灭族之灾 , 二可得大隋江山 。 面对滔天大祸 , 李渊哪里还有退路?
公元617年 , 李渊扯起反隋大旗 , 于太原正式起兵!
作为策划者 , 烽火狼烟完美地激发出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 。 自从16岁随云定兴出征 , 隋炀帝在雁门被围 , 他献疑兵之计解围后就一发不可收 , 晋阳首义 , 破薛举、宋老生、刘武周、宋金刚 , 攻克洛阳 , 擒王世充和窦建德 , 其功无人能比 。 上阵亲兄弟 , 打仗父子兵 。 在儿子们的鼎力配合下 , 李渊于公元618年5月称帝建唐 。 之后为统一全国 , 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战役 。 光秦王李世民就指挥了四次 , 且次次大捷 。
赫赫战功堆积起来的不是满足和骄傲 , 而是失落和失衡 。 李世民有勇有谋 , 刚毅果断 , 所向披靡 , 战无不胜 。 他觉得自己才是开疆拓土、指点江山的不二人选 。 可优秀和机遇从来就不对等 。 按照皇室法则 , 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 , 要怪只能怪他娘 。 看着身为太子的大哥和四弟越来越受宠 , 郁闷成疾的李世民终于心理走偏 。 “王者之位 , 非我莫属” 。 很快 , 以洛阳为中心 , 山东为半径 , 各路豪杰为中坚力量的秦府集团 , 就对李建成的东宫地位甚至李渊的皇权形成了严重威胁 。
领导文萃|品读|“贞观之治”背后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624年 , 李渊到长安以北的宜君县仁智宫避暑 , 李世民、李元吉随从 , 李建成留守 。 不久手下密报 , 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 。 李渊即命李建成见驾 。 惊恐万分的太子没有听从部下趁机起兵的建议 , 选择了孤身请罪 。 杨文干得知李建成被囚 , 立马施救 。 李渊一面调查 , 一面派李世民平叛 , 并许诺成功后改立他为太子 。 结果没等李世民起兵 , 杨文干就死于内讧 。 高祖放太子回京 , 责兄弟不睦 , 将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流放 。
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 , 引用了唐朝刘餗《隋唐嘉话》中“人妄告东宫”之句 , 道出“杨文干事件”乃是李世民一手策划 。
老谋深算的李渊洗清了李建成之冤后并没有兑现诺言 , 李世民失望之余 , 又弄了一出“醉酒” 。 他在李建成的家宴上狂喝 , 然后吐血数升 , 以给父皇造成一种喝酒中毒的假象 。 李渊则再次证明了太子清白 , 之后将两人各打二十大板 。 接连失利 , 李世民知道自己在父皇心中诚信已无 , 索性放出大招儿 , 说大哥和四弟染指后宫嫔妃 。 这下可把李渊惊着了 。 他不相信两个儿子会干出这等龌龊之事 , 可面对秦王提供的细节 , 还是让老皇帝做出了第二天早朝与两个儿子当面对质的决定 。 要的就是这 , 只要大哥四弟一起出现 , 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 。
626年7月2日 , 对李氏家族来讲是可怕的一天 。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候父皇召唤 , 骑马直奔皇宫 。 走到玄武门时 , 李元吉觉察有异 , 当看到李世民一脸杀机 , 慌忙搭弓应对 , 李建成则像傻子一样呆掉 。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 , 从容拉弓射杀了大哥 , 李元吉被乱刀砍死 。 之后李世民又把兄弟二人遗下的共十个儿子斩草除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