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文章图片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文章图片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文章图片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文章图片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文章图片

小陈茶事|十年老茶客的经验总结,如何从茶汤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慢慢喝完一泡茶 , 是一种闲情 。
想起了陆游在《闲适》里的那一句:四时俱可喜 , 最好新秋时 。
新秋可喜 , 想来是因为暑热已散 , 月色溶溶 , 凉风习习吧 。
从立秋到处暑的这段时间 , 正好是夏与秋的过渡期 , 风轻云淡 。
白居易写早秋 , 写到了莲子 。
离离暑云散 , 袅袅凉风起 , 池上秋又来 , 荷花半成子 。
娉婷地盛放一整夏的藕花逐渐谢了 , 饱满的莲蓬正圆鼓鼓的等待着采撷 。

周末时有朋友过来喝茶 , 带了些新剥的莲子 。
剥开青翠的外衣 , 藕白的嫩莲子尝入嘴里带着一股清韵袅袅的鲜味 。
出淤泥而不染 , 是文人对莲的盛赞 。
莲花、荷叶、莲子、莲藕的风味 , 一应是出尘脱俗的风姿 。
好比是观察一杯好茶 , 清澈透亮、洁净不染才是它的本色 。
不过身边不少朋友在最开始喝白毫银针、白牡丹这类的白茶时 , 看着杯中带着“毛毛”的茶汤 , 心里总会很疑惑:
为什么这些白茶看起来这么“浑”呢 , 这正常吗?
通过一杯茶 , 该要怎么看出白茶品质的好坏?

《2》
问题先来逐一的解决 。
喝白茶 , 尤其是在喝白毫银针时 , 将茶汤冲泡出来后往往能发现汤水里有不少“毛毛” 。
不知情的新茶友 , 会觉得这样的茶看起来太浑浊 , 有点脏 。
但对了解白茶的朋友来说 , 看到这样的茶汤反而会很惊喜 , 感慨到白毫好多!
究竟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白茶茶汤内经常能看到的“毛毛” , 它的本质不是脏东西而是白毫 。
白毫也称茶毫 , 广泛分布在白茶树新梢的芽叶上 。
因为白茶的加工比较特殊 , 没有揉捻 , 没有焙火 , 也没有像龙井那样的“辉锅”工序 , 所以在成品茶内白毫保留的数量较为丰富 。

尤为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 它们的采摘期较为靠前 , 鲜嫩度更佳 , 白毫的数量遥遥领先 。
泡茶时受到沸水的热力冲击 , 白茶芽叶上的白毫发生了部分的脱落 , 汇入到汤水内 。
从而形成一杯看起来带“毛毛”的茶汤 , 这是正常现象 。
不过 , 为什么当老茶友们看到茶汤内的白毫较多时 , 会觉得这是件好事呢?
原因在于 , 白毫的好处有很多:
白毫的本质是茶树嫰梢的茸毛 , 属于完整的单细胞 , 由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无叶绿体 。
茸毛的基部有能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 , 能分泌出白茶的独特毫香 。
与此同时 , 白茶的茸毛内部含有丰富的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组分 。
茶氨酸含量丰富的白毫 , 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 又能为茶汤提供清甜、鲜爽的口感风味 。
所以在喝白茶时 , 遇上一杯白毫满满的茶汤 , 显而易见是好事 。
意味着这杯茶的养分价值高 , 毫香突出 , 鲜爽卓绝 , 不容错过!

《3》
好茶冲泡出来的汤水不能浑浊 , 这已经是茶圈内的共识 。
不过在喝白茶时 , 该如何区分白毫多与茶汤浑浊的情况呢?
方法其实不难 , 可以从很多细节入手 。
白毫含量丰富的白茶 , 通常在前三、四冲的时候 , 汤水内的白毫数量多 。
将茶汤倒入透明的公道杯后 , 仔细的观察 , 用手电筒打一束光照过去 , 会发现汤水内有无数上下蹁跹的毫毛 。
像是那些年在韩剧里看过的初雪 , 漫天雪花纷飞的场景 , 浪漫无比 。
但随着后几冲的继续冲泡 , 汤水内的白毫数量会逐渐减少 , 茶汤看起来清澈明净 。
而因为茶叶品质堪忧 , 含杂质多导致的汤水浑浊 , 情况则大不一样 。

泡出来的茶汤看起来雾蒙蒙的 , 像是冬日的浓雾天 , 四周看不清楚 。
一连泡了数次后 , 都没有办法达到清透的状态 。
分清茶汤内的白毫与浑浊物 , 重点在于看茶汤的清透、晶莹、剔透程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