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毛乌素变绿记”内蒙古篇: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两山论”提出15周年特别报道
“毛乌素变绿记”内蒙古篇: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接力”
白建平 陈立庚
【编者按】
横亘陕西、内蒙古、宁夏三地的毛乌素沙地 , 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 昔日的毛乌素 , 黄沙漫天 , “沙进人退” 。 新中国成立后 ,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 , 如今的毛乌素腹地 , 林木葱茏 , 绿色已成主色调 。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 , 毛乌素变绿的秘密是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在两山论提出15周年之际 , 人民网记者深入陕蒙宁三地 , 探访当地干部群众 , 推出“毛乌素变绿记”系列报道 , 展现三地的治沙举措、成效 , 用一份“毛乌素治沙样本”讲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
(注: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漠 , 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则称为沙地 。 )
毛乌素 , 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 , 或寸草不生的地方 。 昔日的毛乌素 , 黄沙漫天 , 茫茫大漠逼着百姓“沙进人退” , 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南部毛乌素沙地农牧民生活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
内蒙古治理毛乌素沙地从未止步 ,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在沙窝里种树 。 (乌审旗宣传部供图)
生活在这片不毛之地的人们与荒漠化做斗争 , “向沙地要草、要水、要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治沙60载 , 从“前挡后拉”种植沙蒿 , 到飞播造林铺开绿毯 , 再到今天 , 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70%得到有效治理 , 淳朴勤劳的内蒙古农牧民在黄沙中踩下坚实的绿色脚印 。
“记得栽种第一棵沙柳时 , 蒙古包眼看要被流动沙丘给埋了 , 如果还不栽树 , 人只能被沙子赶着跑 。 ”在乌审旗 , 83岁的植树造林“领头雁”宝日勒岱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绿植介绍说 。 回首往事 , 眼下的风景让她感慨万千 。
红色基因代代传 敢向黄沙要绿茵
“身上穿的烂皮袄 , 出门一片白沙梁 , 一家几只黑山羊 。 ”走进乌审旗乌审召的生态博物馆 , 恶劣生态状况依图可见 。 “艰苦奋斗是乌审召造林治沙最鲜明的红色基因 。 ”1953年 , 十几岁的宝日勒岱在吃不饱、穿不暖、生存拮据的艰难条件下走出蒙古包 , 带领家乡人民踩进沙窝种树种草 。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 , 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约合250万亩) , 流动沙丘占54% , 可利用草地仅占三分之一 。 穷则变 , 变则通 。 当地农牧民根据根据沙丘流动的特点 , 在沙丘一侧栽植植株较高的沙柳 , 把移动的沙丘“挡”住 。 沙丘的迎风面 , 凭借根系茂盛的沙蒿把沙丘“拉”住 。 同时 , 3到4年的时间里 , 逐步向沙丘顶部栽种沙蒿 。 “穿靴戴帽”“前挡后拉”成为当时农牧民防沙治沙的主要手段 。
经过几年努力 , 乌审召的绿植多了 , 人们防沙治沙的信心也足了 。 宝日勒岱说 , “看见长起来的树苗 , 大家开始相信沙漠也是能治理的 , 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去改善!”
从1957年到1964年 , 乌审召用8年的时间建设2900亩稳产高产饲料基地 , 牧业年度牲畜由不足5万头只增长到8.2万头只 。 1960年 , 宝日勒岱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 1965年11月25日 , 乌兰夫为乌审召治沙精神题词:“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 。
一代接着一代干 星星绿色点黄沙
宝日勒岱虽然把“人能治沙”的绿色信念埋进每个农牧民心中 , 但防沙治沙的道路却并不平坦 。 据资料显示 ,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 , 鄂尔多斯全市沙化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763万亩扩展到5250万亩 , 毛乌素沙地与鄂尔多斯北部的库布其沙漠出现“握手”的局面 。
“为了生存 , 治沙是头等大事!”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站长苏雅拉巴雅尔从填报大学志愿时就选择了林草专业 。 毕业工作后 , 他一头钻进林场 , 一干就是20年 。 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成立于1975年 , 它像是散布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绿色精灵” , 为农牧民提供苗木草种 , 传授治沙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