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 三 )
【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
本文图片
蒋俊认为 ,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 远胜于所谓的科研成果和奖项 。 “对科研兴趣的建立确实可以从小培养 , 简单点、纯粹点 , 良好的科研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去营造 。 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一方面要减少功利诱导性政策 , 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 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其中;我们的家长要朝着塑造健全科学观的远大目标来积极参与 , 相信这对孩子们的人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 ”
吕文清认为 , 除了观念的扭转 , 在评价方式方面 , 应该做出更多改变 , “比如科技奖项的评比 , 我们不应该筛选出一批‘解决问题’的作品 , 而是应该把奖项颁发给启发孩子创新思考的作品 。 比如在新高考指挥棒之下 , 真正完善过程性评价 , 让畸形的‘奇才评价观’无处遁形 。 ”
曾昊溟也强调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的重要性 。 “科研重在学以致用的过程 , 一定要为孩子们提供参与科研的充足时间 , 如学校可以将科研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 。 ”他还提到 , 镇海中学在20多年的科技教育实践中发现多元评价、特别是让更多同学参与“熟人式”互评 , 更能确保研究项目的真实性 。 因此他建议:“对于青少年产出的科研成果 , 除了教师评价外 , 也可以考虑增加学生互评、同类项目比较评价等方式 , 引导孩子创造出真正有原创力的作品 。 ”
(本报采访人员 姚晓丹 唐芊尔)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研究生 , 要不要发论文?
快递包装怎么才能更环保?
台风天关外窗坠亡 , “正常”??
内容:《光明日报》(2020年08月11日 08版)
图片:网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岱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