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 二 )


【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曾昊溟介绍 , 科技竞赛对参赛作品有“三自”“三性”的基本要求 。 “三自”是指“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 , “三性”是指“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 但曾昊溟也坦承 , 从青少年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以及时间精力来看 , 要求孩子完全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合格的选题 , 既不应该也不现实 。
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
本文图片
青少年在成人指导下参与科学项目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 , 然而科技素养如何培养 , “大手拉小手”的度在哪里 , 考验着师生和家长 。 曾昊溟这样说:“这是一个良心活” 。
仅靠“自律”“良心”当然是不够的 , 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原负责人吕文清告诉采访人员他对成人过度参与的辨别方式 。 “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过程中 , 学方法思路、发现问题是最重要的 。 青少年发散思维多 , 成年人逻辑思维强 , 所以我们对青少年的要求在于提问题 , 对成年人的要求才是解决问题 。 ”吕文清说 。
他也曾担任科技竞赛的评委 , 在他的经验中 , 判断成人的智慧是否在孩子的作品中起决定作用 , 有这样一个标准——看看孩子提交的报告是提出问题的 , 还是解决问题的 。 “因为提出问题是孩子的常态 , 而解决问题才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 。 ”
他曾遇到一个典型的获奖案例:一位初中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改良了机械手 , 获得了发明专利 。 最初 , 这位少年在科学课上观察到机械手臂在抓取物品的时候精细度不高 , 只能抓取大件物品 , 于是他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 “为什么机械手在运动的时候都是五个指头一起动?我们人手之所以精细 , 是因为我们五个手指协调分工 , 很少同时出动 , 而且我们会用手指肚‘捏住东西’ 。 能不能让机械手逐个伸出手指?”听完少年的问题 , 老师找来与“人手指肚”相似的材料 , 并收集资料和学生一起实验 , 最终完成了这项作品 。
吕文清认为 , 这是“大手拉小手”的最好呈现 , 孩子提出问题 , 老师大胆求证 。 “这体现出与孩子年龄阶段相匹配的能力 。 ”吕文清告诉采访人员 。
违背教育规律 , 只会害了少年“奇才”
于晓冰在教学中也曾发现指导“过度”的现象 。 此前 , 有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了苏轼的三千多首诗词 , 在这篇研究文章中 , 孩子们这样分析苏轼的“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此句感叹身世 , 言生命短促 , 人生无常” 。 这一句描述 , 让于晓冰认为 , 也许包含了不少大人的想法 。 他曾教小学五年级语文课 , 他在《回乡偶书》一课中 , 给孩子们拓展了这组诗的第二篇“唯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 , 他说:“你们看 , 人和自然相比 , 真是非常渺小 , 很无常 。 ”等他回过神 , 却发现学生们都在愣愣地看着他 。 他意识到 , 对于大多数10岁左右的孩子 , “人生无常”是他们理解不了的 。
奇才|哪来这么多少年“奇才”?
本文图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于晓冰认为 , 不要试图超越每一个人生阶段 , 他希望看到的是 , “让孩子成为孩子 , 而不要让孩子成为大人” 。 然而 , “目前还有很多误区需要解决 。 ”于晓冰说 。 他举了小学生做手抄报的事例 , “大部分时候 , 手抄报是大人帮助做的 。 似乎越繁复越好 , 越‘高大上’越好 , 甚至搜索引擎上 , 也有很多相关模板供家长选择 。 这是在训练孩子的创意还是训练家长?”于晓冰很疑惑 。
他认为 , 在教育的过程中 , 家长的“手”应该伸多长 , 学校的“杆”应该树多高 , 是每一个家长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 “家长是包办代替 , 还是积极引导;学校是要专注评优 , 用典型代替全体 , 还是各归其道 , 需要深思 。 ”于晓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