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中国半导体 IP 之王”上市!全球排名第七,处芯片产业链顶端


半导体|“中国半导体 IP 之王”上市!全球排名第七,处芯片产业链顶端
文章图片
半导体|“中国半导体 IP 之王”上市!全球排名第七,处芯片产业链顶端
文章图片
张江高科技园区 , 被誉为中国硅谷 , 在这里被构架起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 。 即将A股科创板上市的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就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星 。 芯原微电子是全球排名第七、中国第一的半导体 IP 供应商 , 被外界称为 “中国半导体 IP 之王” 。 半导体 IP 指已验证的、可重复利用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集成电路模块 , 因技术密集度高、知识产权集中、商业价值昂贵 , 处于产业链顶端 。
1、业界最全面IP组合 , 三年亏损未曾盈利芯原这个名字不难看出公司是在芯片行业中发展 , 公司定位为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 IP , 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的企业 。 芯原是一家领先的IP供应商 , 拥有业界最全面的IP组合 。 在不断的发展中 , 芯原的业务已经涵盖移动互联设备、数据中心、物联网、汽车、工业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17-2019年度 ,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991.63万元、105749.76万元、133991.45万元 , 净利润分别为-12814.87万元、-6779.92万元、-4117.04万元 。 作为一个处于这样领域的公司 , 芯原股份在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是较大的 , 分别为30.71%、32.85%、31.72% 。
2、放弃国外“铁饭碗” , 终身教授坚持回国创业而公司的创始人 , 戴伟民 , 一开始并不是一名企业家 , 而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系的终身教授 。 这个终身制教授在美国是相当于铁饭碗的存在 , 但是为什么戴伟民会选择回国创业 , 创办芯原 , 从头开始呢?
故事要从戴伟民大学期间随家庭移民到美国说起 。 当时戴伟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大二 , 专业是应用物理 , 到了美国以后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工程系 。 其实这并不是戴伟民真正心仪的专业 , 但为了能在美国生活下去 , 他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 , 让他在做教授的时候有了良好的市场体验 , 并与企业界建立了联系 。
3、眷恋家乡期待新园区发展 , 决心创业驻扎张江本来终身教授的职位已经让他能有了优渥的生活条件 , 但在1998年参与国家召开的集成电路会议时 , 他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大力发展芯片行业的决心 , 再加上上海市邀请了许多国外专家参加 。 这在戴伟民看来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 于是他便辞去了终身教授的职位 , 投身到创业的浪潮之中 。
作为上海人的戴伟民 , 怀着一份对上海的眷恋 , 以及对张江产业园区的期待 , 2003年 , 芯原正式落地张江 。 “现在几乎整个产业生态都聚集在上海、北京、深圳 , 但三地的侧重点不同 。 北京的软件开发更具优势 , 从联想开始就已经打好基础 。 深圳更面向市场 , 终端系统和产品都是它的强项 。 然而在设计上 , 尤其是芯片的设计 , 我觉得产业链最完善的就在张江 。 ”
4、设计与服务成为芯原代表 , 18年厚积薄发在半导体行业 , 无非是制造或设计 , 而设计又分为产品或服务 。 芯原选择的就是服务之路 , 然而这也意味着只能做背后默默的服务者 , 芯原的名字并不能在产品上表示出来 。 但尽管如此 , 芯原高质量的服务还是为他们的产业链打下了一片天地 。
在冗杂的半导体市场里 , 芯原凭借其丰富的IP资源 ,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系统级芯片的一站式服务 。 芯原在过往的18年中 , 不断扩大IP方面的投入和积累 , 已搭建出比较完整的平台 。 针对电子、监控、物联网、通讯、智能计算、AR/VR等领域 , 都积累了一定的核心IP , 构筑了芯原的IP护城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