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母亲河换了“容颜”( 二 )


1998年,宋建邦退伍回乡,准备接父母的班 。
有人劝他:“种树这活儿,‘麻达’(麻烦)得很,干嘛受这个罪?”
宋建邦回答,他舍不得这片林 。
“你看这山上的树都是我的父辈们栽的,年龄都和我一样大,谁要是砍一棵树、挖一株花,我都心疼得不行,可得看好了 。”宋建邦说 。
正是一个个“宋建邦”,撑起了子午岭的生态大局——2013年,庆阳市定下一个新目标:用7年时间,“再造一个子午岭!”
这意味着,需要在荒山荒地每年造林100万亩!
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接近实现:截至2020年初,庆阳已造林6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2个百分点 。预计到今年年底,“再造一个子午岭”的任务将全部完成 。植被的恢复保持了水土,入黄泥沙也大幅减少 。据统计,2019年底,当地年入黄泥沙量减少6997万吨,降幅超过40% 。
子午岭的生态恢复,是黄河流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缩影 。据统计,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已从1999年的32%,提升至2018年的63%,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已然成形 。
科学综治——
奏响黄河大合唱
保持水土是个科学问题 。打坝拦沙还是种树蓄沙,以及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支撑 。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始建于1953年,隶属于黄委绥德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他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植被研究 。
“这片水泥板隔开的单元是37个径流小区,地皮由人工修整过 。”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试验场副场长崔乐乐,指着高坡上的试验田说,水保人员会给每个小区种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不同作物,再结合各小区的坡度、土质等情况,长期观测,以此得出水土保持的最优方案 。
数十年如一日,水保园建成了陕北第一块山地果园、第一片人工梯田,也是第一个引进林业新品种、牧草新品种的单位 。通过科学研究,“让荒山穿上了绿衣,让黄河水更清” 。
除了造林,修建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措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拦住泥沙,挺立在黄土高原上的近6万“拦沙卫士”功不可没 。这就是被称为“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淤地坝 。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屈蒲生,从1995年开始,就在淤地坝建设一线工作了 。谈及新中国淤地坝的建设历程,屈蒲生记忆犹新:“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开始了淤地坝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到了60年代,陕北已开始大量建设 。如今,黄土高原上已经建成了5.9万多座淤地坝 。”
一座座淤地坝,让入黄泥沙量大减 。据测算,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可拦泥沙8720吨 。
科学治黄,非一时一地可以成功 。保障“一河清水向东流”,需要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
——上游涵养水源,修复生态 。
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 。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草地植被覆盖度达77% 。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治理成效显著,黄河玛曲段水量补给大增,年均径流量10年间增加18.6% 。
——中游保持水土,治理污染 。
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加快治理支流污染,今年1月—6月,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累月及单月水质均创历年同期最优 。
——下游恢复湿地,提升生物多样性 。
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黄河三角洲水面面积达到5.9万公顷;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野生动物达到1627种,其中鸟类368种 。
“经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实现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35亿吨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刘正杰说,64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中,45.5万平方千米属于水土流失区,如今,已有22万多平方千米得到治理 。
科学综治,也让黄河水质有了很大改善 。生态环境部统计,今年1月到3月,黄河优质水质(一、三类)比例达到78%,同比增长6.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