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每年捞金70亿,污染环境后将工厂搬到美国,现已加入美国国籍
文章图片
改革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 每个国家在提高国家实力的过程中 ,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 会经历许多的坎坷 , 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
恩格斯曾经说过 ,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如今世界各国也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 ,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
其实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的一批企业家之中 , 也有许多人很早就有了环保意识 , 女企业家张茵就是其中一位 。 她不但抓住机遇让自己的事业发展起来 , 还做了许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情 , 这些都让她获得了许多赞赏和荣誉 。
【|在华每年捞金70亿,污染环境后将工厂搬到美国,现已加入美国国籍】
文章图片
放弃工作独自创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 张茵出生在广东韶关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 那时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 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处在比较缓慢的阶段 , 张茵的家庭条件在当时也比较困难 。 于是张茵决定辍学去工作 。 最初 , 没有学历和技术的张茵只能做学徒 , 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 , 在一家深圳的合资企业找到了一份会计的工作 。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
年轻的张茵并没有满足现状 , 当时的深圳靠近香港 , 信息相对丰富 。 那时候香港尚未回归中国 , 张茵从她的朋友那里听说香港有很多机会 , 去香港谋生的很多人都发了大财 。 于是张茵打算辞去工作 , 到香港去闯荡一番 。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没多久 , 27岁的张茵不顾父母的反对 , 放弃了当时待遇优厚的会计工作 , 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三万元只身一人来到了香港 。
文章图片
到了香港的张茵被高昂的物价震惊了 ,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 身上的钱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茵发现此时较为发达的香港有很多的废纸 , 为何不试试做废纸回收呢?那时候的张茵经常被亲戚朋友背地里嘲笑 , 说起在香港收废品的张茵 , 他们的语气充满了不屑 。 正在创业初期的张茵只顾埋头苦干 , 压根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
逐渐地 , 废品收购站的生意有了起色 , 但是张茵并不满足 。 后来她看准了机会与一家造纸厂合资 , 第一次投资的尝试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 收益非常可观 。 这给了张茵很大的信心 , 她决定趁热打铁 。
事业版图迅速扩张
文章图片
初次投资就成功的张茵开始和其他造纸厂合作 , 积累了许多经验 。 那时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 张茵发现此时国内生活用纸需求量很大 。 当时国内的造纸速度还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用纸的需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规划 , 张茵决定自己成立造纸厂 。 没多久 , 专门用来生产生活用纸的东莞中南企业成立了 。
虽然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独资造纸厂 , 但是资金的缺乏让张茵只能把厂址选在偏远的郊区 , 再将废品站回收的废纸运到厂里 。 这些废纸数量很多 , 但是质量却有好有坏 , 甚至有的还散发出异味 。 当时张茵的造纸厂没有特别好的设备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经常会发出很大的味道 , 即便是在郊区 , 也免不了经常被人投诉污染环境 。 张茵的心里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打算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造纸厂生产的生活用纸销量很大 , 仅仅依靠自己的废品回收站来提供废纸已经远远不够了 。 合作的几家国内的废品回收站在供应方面也存在问题 。 当时政府已经开始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 , 对企业的管控也更加严格 。 可是那时候国内的废纸回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 , 回收的废纸质量上也时好时坏 , 真正有用的并不多 , 处理起来也较为麻烦 。
推荐阅读
- 中年|按每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9个较富有的国家
- 中年|去年在华开店速度创下全球纪录,这家外企今年还要继续加大投资!
- 中年|广东第一大桥:每年收入上亿,先天刚还完银行贷款,第二天就免费
- 中年|全球最大露天矿,每年利润达200亿,2万矿工及家属享高级待遇
- 重疾险|一年期重疾险每年只要几百块,为什么还要花几千买长期重疾险?
- 李晓明|神秘富豪为继续“捞金”,隐藏身份,一年从中国赚8亿?
- 消失|在国内疯狂捞金的安利神话被终结,曾火遍中国,为何突然消失?
- 中国 |每年在中国捞金70亿,把国内空气污染后搬到美国,现已加入美籍
- 八妹看金融|每年薪酬5300万元!摩根大通高管跳槽,这家中国公司什么来路?
- 美国|特朗普“封杀”微信松口!拟允许美企在华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