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茶 一片东方树叶的故事
茶 一片东方树叶的故事
陈博君《百科知识》
茶,世界第一大饮料,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尽管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源自西方的咖啡文化正在不断东渐,但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时代朝气的土地上,茶的老大地位是永远无法撼动的。我们祖先在发现了茶这一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茶文化。英国的世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贡献。”
文章图片
饮茶的历史有多久
说到茶,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则被世人誉为“茶圣”。
《茶经》共分三卷十节,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等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而且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论著,它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首开中国茶道先河。
文章图片
关于茶,陆羽在《茶经》中给出这样的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成为可交换的货物。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荼(荼即茶)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等。我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荼。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
如果说周有茗饮,那么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对佛徒来说很有益:一是坐禅时可提神,使人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借以摒绝尘念。
文章图片
王褒《僮约》中令奴“阳羡买茶”之事,《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都说明茶在贵族间已渐趋普及。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荼陵县”即“所谓陵谷生荼茗焉”。这不仅表明西汉时湖南等地已产茶,而且说明茶开始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东汉著名医药家华佗的《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由此说明吃茶可增进思维。茶与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前发展。
自魏晋南北朝起,敬茶礼仪逐渐深入民间。据史料记载,当时,市场上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这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了南朝时,已形成“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以为比屋之饮”之势。传说隋文帝有头痛病,一位僧人献上治头痛的秘方:“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常服之有效。”隋文帝坚持饮茶,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纷纷采掇这种治病救人的茗草,饮茶之风蔓延开来。
及至唐朝,茶业更为昌盛。陆羽所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唐代茶叶的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和普及发展,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技艺。
文章图片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茶具
唐代茶饮的最大进步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艺:其中在加工上,采取早在三国时期出现的即蒸青做饼的方法,从中加以改革完善。成书于8世纪的《封氏闻见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之物。当时,不仅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而且茶还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诵咏的重要题材。有统计说,在《全唐诗》中,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中谈及了茶。
宋朝之后,开始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茶艺、茶俗更趋丰富。茶道大行,茶成为国饮,历久不衰。
文章图片
宋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如今,虽然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但茶俗在我国仍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一旦家中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为客人沏上一杯香茶,表达的是对来客的一种尊重和欢迎。敬茶、奉茶与喝茶中也有很多讲究。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吗?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大多数观点认为,饮茶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种茶和饮茶的习俗,都源自中国;但也有人认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其他一些国度也是茶的发源地。譬如有资料记载,1823年,一位英国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据此,有人认为,印度也是茶的发源地之一,茶的原产中心是在从印度东北部延伸至中国中部之间的广大地区内。
文章图片
野生古茶树
无论怎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早在1753年,瑞典科学家林奈就在他的著作《植物种志》中,将茶树学名命名为Thea Sinensis.L.,其中Sinensis就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如今,在茶的通用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tze.中同样保留了Sinensis这个特指中国的名词。
目前,世界上有58个国家种茶,其所种植的茶树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种的。那么,我国的茶树起源于哪里?我国的饮茶历史究竟有多悠久呢?
在陆羽所著《茶经》中,开宗之句就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点明茶树起源于南方。不过,这里所指的“南方”毕竟是一个宽泛概念。陆羽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中,也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通常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都归溯于神农氏,因此,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神农氏与茶的传说。
文章图片
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神农氏发明刀耕火种,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并且亲尝百草,用草药治病,使部落日益强大。一次,他在野外以釜(一种古代炊具)煮水,恰好有几片叶子不经意地飘落锅中,结果煮好的水色泽微黄,入口甘香,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原本因遍尝百草而积聚在神农体内的毒素也随之化解,经验丰富的神农立即意识到这正是茶叶带来的神奇功效,于是号召民众种茶饮茶。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据此推算,至少应该有5000多年历史了。
假如说,陆羽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说法主要来自民间传说,不足以确证茶之源起的话;那么,西汉王褒所撰的《僮约》一文,则算是一份非常可靠的茶学资料了。《僮约》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堪称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这份文字史料表明,我国饮茶历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
文章图片
《僮约》中记载有:“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样的文字。这一记载表明,四川地区是全世界最早种茶与饮茶的地区,其中武阳(今四川彭山)地区是当时茶叶主产区和著名的茶叶交易市场。目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先民发现茶树叶片啮食后有助消化、提神和解毒疗疾的作用,遂进行人工栽培,由此开启了茶树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转化过程。
自此,茶逐渐遍布华夏大地的大江南北、秦岭东西。饮茶、食茶之风遍及华夏各族,上至王侯,下至平民,不可一日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数千年来,茶定位于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七大要素之中。
文章图片
好茶出自哪里
俗话说:“高山出好茶。”事实上,我国很多名茶的确与高山有关,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君山银针、武夷岩茶等。这表明,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之间有着某种直接的关系。现代科学证明,适当的海拔高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高品质茶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首先,高山气温相对较低,茶树生长期长,累积的营养物质较多,茶叶的内含成分丰富,茶叶品质较好;其次,由于高山昼夜温差大,茶树白天积累的光合产物在夜间消耗较少,由此增加了茶树体内养分的累积;第三,高山上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促进了茶树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茶叶品质。
文章图片
不过,也并非“山越高,茶叶品质越好”。海拔过高,山上气温太低,反而不利于茶树生长。一般而言,对于亚热带茶区,如我国江南茶区,在海拔500~800米的山坡种茶,品质较好;纬度较低的热带茶区,则可适当提高海拔。
高山容易出好茶,但并非只有高山才出好茶,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等名茶的产地海拔均不高。要想出好茶,需要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和茶园管理等相互配合,充分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茶树喜温怕寒,对最低气温有严格的要求:乔木型大叶种茶树要求在-5℃以上,灌木型中小叶种也应在-15℃~-10℃以上,且持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冻死。所以,茶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气温的高低不仅能决定某一地方能否种茶,而且和制茶类型及其品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纬度较高的北方茶区,年均气温较低,茶树的氮元素代谢旺盛,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鲜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氮物质的含量高,适制绿茶;纬度较低的南方茶区,年均气温较高,茶树碳元素代谢旺盛,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高,所制红茶品质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在绿茶产区春茶品质好而夏秋茶品质较差的重要原因。
文章图片
由于茶树是叶用作物,顶端生长的新梢总是在持续不断地采摘之中,所以茶树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其中氮是形成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缺乏氮、磷、钾这些营养元素的茶树往往生长迟缓,品质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野生茶品质不及栽培茶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通过修剪,保持茶树特定的树型结构和高度,可以使茶树减少养分的运输消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便于采摘。所以,我们看到的野生茶树往往树冠高大,而栽培型茶树树冠矮小且平整。
文章图片
茶叶有多少种类
茶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比如按叶片大小分类的,分为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以及小叶类;还有按发芽迟早分类的,如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等;依据产地划分,可分为浙茶、川茶、闽茶等;依据其生长环境来划分,可分为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等;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基本茶和再加工茶两大类。
文章图片
基本茶类共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和黑茶六种,是依据茶多酚氧化(俗称“发酵”)程度的不同来划分的;再加工茶则是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包括各种花茶(如茉莉花茶)、果茶(如柠檬茶)、紧压茶(如砖茶)、萃取茶(如速溶茶)及药用茶(如减肥茶)等。
绿茶是我国最主要的基本茶类之一,其制作流程是直接采取茶树的嫩芽或新叶,不经发酵,直接进行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艺制作而成,因此冲泡出来的茶汤不仅较好地保留了鲜茶叶的形态和绿色格调,而且很好地保存了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天然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文章图片
我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和福建等地均是绿茶主产省份。绿茶品种也特别丰富,各地几乎都有代表性的绿茶品种,其中,中国绿茶十大名茶分别为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和顾渚紫笋茶。
文章图片
其他的五种基本茶类,在制作过程中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发酵:以日晒代替杀青,使茶叶萎凋,并经发酵、干燥制成的红叶红汤茶为红茶,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最具代表性的是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经萎凋、晒干或烘干的轻微发酵茶为白茶,其中以采用单芽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银针白毫最为名贵;进行闷堆渥黄的轻发酵茶为黄茶,茶汤和芽叶均具金黄润亮的迷人色泽;介于不发酵绿茶和全发酵红茶之间的一种半发酵茶为青茶,俗称“乌龙茶”,著名的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等;当绿茶杀青时叶量多,火温低,使叶色近似黑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而产生的茶叶就是黑茶,多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饮用,大众耳熟能详的普洱茶就属于黑茶。
文章图片
茶圣陆羽显然是偏爱绿茶的,而且独爱绿茶中的紫笋茶,他在《茶经》中这样写道:“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其实,茶的品种如此丰富繁多,品质到底孰优孰劣,是很难简单地评判高下的,用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来评价不同的茶类,可能更为客观和准确一些。
茶是怎样传到西方的
西方人认识茶很晚,直到17世纪,他们才从阿拉伯人那里知道中国茶的神奇。1606年,荷兰人首次将中国茶运到欧洲,其时是明万历年间,那时中国植茶、饮茶历史已有2000余年。这种饮料很快在当地引起人们的兴趣,饮茶这种习俗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不久,英国就成为一个嗜好饮茶的国家。随后,英国人又把茶带到美国、加拿大及其他英国殖民地。到了18~19世纪,茶叶竟成了西方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核心商品,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茶马大道熙熙攘攘,海上千帆竞发往来不绝,万国来求售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
文章图片
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例,1765~1794年的30年间,他们进口的中国茶占其贸易额的75%,到了19世纪则上升到90%。
为了抢占茶叶利润和世界茶业市场,英国开始尝试在其殖民地栽培茶树。阿萨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阿萨姆是印度最东北的一个邦,境内多丘陵、山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茶树生长。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里广辟茶园,并雇中国人指导种茶、制茶,最终将阿萨姆变为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生产基地,阿萨姆成为世界著名茶区。
文章图片
有意思的是,茶在北美的历程竟然与战争扯上了关系。为了抗议英国征收不合理的茶税,人们焚毁运送茶叶的英国船只,并将茶叶倾倒海中;英国派兵镇压,从而酿成美国的独立战争,导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正是这片小小的树叶,在历史长河中延伸出了一串“衣食万户,润泽世人”的长长的产业之链。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和丝绸一道进入欧洲,走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
文章图片
【 中华民族|茶 一片东方树叶的故事】无论是作为重要产业和出口商品,还是进入宫廷,成为品饮时尚的金枝玉叶,抑或被放在马背上驮向东西南北,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这片树叶的奇妙就在于,它既可远离尘嚣,与世无争,也可规模种植,造福人类;既可阳春白雪,进入文化殿堂,又可下里巴人,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既可独自品饮,涵养“清、廉、美、静、俭、洁”等品性,也可用于待客、敬客,增进友谊,促进和谐。茶的“和、合”本质正好契合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大美和谐、天人合一。(本文为节选)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凉茶|凉茶最大的问题不是添加西药,而是冒充饮料
- 澜沧|营收额占比仅0.13% 澜沧古茶拿什么与对手抗衡?
- 小逸说茶器|佳逸茶具 | 冷泡适合什么茶?
- |抱团征战北疆茶叶市场 “湖北名优茶健康边疆行”启动
- 茶叶蛋|“天价”!杭州一公司一颗茶叶蛋标价1288元
- 湖北恩施|湖北女茶人“守艺”44年:“古技艺”研制“七味茶”
- 她气质碾压奶茶妹妹,被赞最美校花,今27岁与大19岁男星谈恋爱?
- 馒头|环卫工老吃冰馒头 茶馆老板看不下去了……
- Cleef|小小一片叶子,为什么白富美都爱?
- 娇纵闻呓子|在烦恼的时候,来一杯长岛冰茶,换你半晚的安睡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