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没有观众,没我( 三 )


节目里大家总会唱上一句 , “最美不过夕阳红” 。 沈力很喜欢这句词 , “这一代老年人非常值得尊敬 , 也非常可爱 , 他们有坚定的生活信仰 , 有那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 , 还有那种弃而不舍 , 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 ”
1995年 , 沈力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 。 《夕阳红》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 , 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
青年|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没有观众,没我
本文插图

2015年重阳节 , 沈力参加《夕阳红》特别节目录制 。 视频截图
“主持风格完全不同 , 一软一硬 , 却都满足了观众的内心需求 , 观众心里有对柔软的需求 , 对温暖的需求 , 同时也有对锋芒的需求 。 ”敬一丹对***采访人员说 。
2000年 , 67岁的沈力最后一次作为《夕阳红》栏目主持人 , 和观众说了“再见” , 她真正退休了 。

时间闲了下来 , 她找到了一些乐趣 , 会去爬香山 , 去看展览 , 还买了架钢琴 , 跟着一位在音乐学院教钢琴的战友学琴 , 时常练了一首曲子 , 出门几天回来又忘了 , 她就从头再数五线谱 , 从头去练 。
七十四岁的时候 , 在成都的弟弟打算教她电脑 , 她起初不接受 , 觉得“这是青年人的专利 , 又很难 。 ”弟弟远程开着视频一步步教她 , 她学会制作电子贺卡 , 还配上了喜欢的文字 。 敬一丹记得 , “有一段时间她对电脑特别感兴趣 , 发来电子贺卡时 , 老师很开心 , 挺享受的 , 那个时候我们都不会 。 ”
沈力淡出了荧幕 , 她把在《为您服务》和《夕阳红》时期的手稿和观众来信 , 全部捐献给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 她说 , “没有这些 , 没有观众 , 没我 。 ”
1999年 , 中央电视台曾举办“沈力主持艺术研讨会” , 敬一丹记得 , 当时沈力低调谦和 , 甚至带着歉意 , “怕耽误大家时间” 。 “白岩松还调侃说 , ‘我不是应邀来的 , 是硬要来的 。 ’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尊重 。 ”
“当我走上主持人道路不久 , 就经常得到沈力老师的鼓励 , 这么多年 , 一直有她温暖的目光 , 我一直觉得和沈力老师非常亲 , 像娘俩 。 ”白岩松说 。

让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印象深刻的是 , 一起做主持人大赛的评委及朗诵活动时 , “她的眼睛明亮清澈 , 她的言谈举止谦逊随和 , 塑造出亲近自然可信的魅力 。 舞台上下 , 都是难得的清流 。 也是后学晚辈应该坚守的赤子心、同理心 。 ”
“谢谢沈力奶奶 , 再见”
2008年 , 中央电视台建台五十周年座谈会上 , 摄像王崇秋时隔多年 , 再次见到沈力 , 她侧身看过来 , 呵呵笑着 , 对着镜头 , 冲他招手 , “你也来了 。 ”
“她变化很大 , 头发白了 , 特别瘦 , 精神倒是挺好的 。 ”王崇秋回忆 。
青年|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没有观众,没我
本文插图

2006年11月25日晚 , “2006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晚会上的沈力 。
2015年重阳节 , 沈力受邀参加《夕阳红》特别节目拍摄 , 她变得更瘦了 , 之前被确诊了肺癌 , 身体很是虚弱 。 节目组为她准备了房间休息 , 她侧坐在床上 , 与陪同的儿子吴林讨论上台的话 。
“又到一年重阳节 , 祝您幸福 , 长长久久 , 健康平安 。 ”她念了一遍 , 改得顺了点 , 把台词纸折好放进包里 , “我事先不想不行” 。

她戴上了自己最爱的丝巾 , 剪短的银发梳得整齐 , 化妆时她轻皱着眉头 , 化完去隔壁的化妆间 , 去看望老朋友 。 到门口时便笑着打招呼 , “您好 , 祝您健康 。 再见 。 ”
节目里 , 主持人提及老年观众关心的养老问题 , “要不要去养老院?”镜头前的沈力面带笑容 , 思路清晰地分析 ,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 我就愿意去养老院 , 有饭吃 , 有很多空余时间 , 不给家里人添麻烦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