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美丽小镇看“石庙”

三农|美丽小镇看“石庙”
文章图片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郭松晓文/图
核心提示
栾川很美 。 石庙镇是栾川的一个明珠 , 清朝时期为传递信函 , 曾在此地设立驿站 。
石庙镇位于栾川县城西8公里处 , 辖10个行政村 , 两万口人居住在“一道川(伊河川)、两条沟(七姑沟、石宝沟)、三条河流(伊河、七姑沟河和石宝河)”边 。
“特殊的地理环境 , 造就了石庙镇矿产资源丰富 , 境内山清水秀 , 风景秀丽 。 ”石庙镇党委书记王跃红说 , 林木绿化率达86%以上 , 河流蜿蜒纵贯全境 , 年均气温为12.4℃ , 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
近年来 , 石庙镇依托生态宜居的资源优势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把乡村振兴的远景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无缝对接 , 坚持把“美丽”作为重大民生来办 , 作为大事业来干 , 真正把“美丽”的内涵用好 , 充分发挥和利用“美丽”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 以山为景、以水为魂、以旅为媒、以业为富、以美为荣 , 真正把农村的“美丽”变成了“金山银山” 。
水绕青山景色美 , 乡村田园游人醉 。 今年6月 , 河南省第一批50个“美丽小镇”公布 , 石庙镇实至名归 。
A
美在“产业” , 香菇产业“吃干榨净”
香菇起源于我国 , 是世界第二大菇 , 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 。 香菇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 , 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 也是构建扶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基础 。 去年7月 , 石庙镇庄科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 上马香菇菌棒生产、加工流水线 , 年加工菌棒300万袋 , 养菌120万袋 。
今年46岁的贫困户尚留民 , 因病致残 。 “外出打工 , 一面试看我残疾 , 就把我拒之门外!”尚留民 , 全家四口人 , 那日子过得不堪一提 。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 尚留民成了贫困户 。 低保政策、残疾补贴、教育扶贫、危房改造 , 让他一家人不必再为温饱发愁;村里建起合作社 , 他和妻子成为第一批就业人员 。 “我和妻子现在每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 , 在家门口就业旱涝保收 , 还不受歧视 。 ”尚留民谈起外出的经历眼角泛红 。
石庙镇党委书记王跃红说:“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产业扶贫 , 石庙镇因地制宜投资350万元在庄科村建起了香菇菌种车间 , 2019年生产夏菇120万袋、秋菇150万袋 , 带动全镇10个村种植香菇300万袋以上 , 提供就业岗位350个 , 每个岗位年增收3万元以上 , 有效地帮助了贫困户增收 。 香菇已经成为全镇贫困户脱贫摘帽的主导产业 。 ”
记者在石庙镇庄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菌种车间看到 , 新购进的菌种生产设备已经安装 。 该村村委会主任李改周说:“我们原来的菌种主要从南阳西峡购进 , 下一步我们自己培育菌种 , 每袋将增加5毛钱的利润 , 一年下来 , 新增150万元的利润 。 ”
在石庙镇采访 , 记者发现该镇的香菇种植很“奇特”:10个村的种植基地没有见到一个废弃的菌棒 。
【三农|美丽小镇看“石庙”】“我们的香菇种植模式是‘吃干榨净’!”王跃红说 , “香菇生产最大的隐患就是后期菌棒的污染 , 因此 , 在发展香菇初期 , 我们就谋划了有机肥项目 , 全镇所有的菌棒 , 由庄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回收处理 , 塑料薄膜打包统一销售 , 菌棒材料能二次利用 , 不能利用的全部由洛阳科沃速有机肥厂回收 , 加工成有机肥 , 回归田间 。 ”
“短、平、快”的香菇种植模式 , 使石庙镇有效消除了因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 , 巩固了脱贫成效 , 稳定了贫困户增收致富 , 实现了全镇经济稳中有升的目标 , 也促进了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 。 民丰村镇银行和县农商银行逐村上门与贫困户对接 , 宣讲金融扶贫政策 , 提供贷款服务 , 目前全镇已贷款441户 , 户贷率79.5% , 正在办理贷款的有47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