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面铺窑村这样书写致富经

 种植|面铺窑村这样书写致富经
文章图片

长势喜人的辣椒
时隔5年重新开放的圣水梁景区,山脚下的60万株供人采摘的“金雪菊”,叶子尖尖长势喜人的辣椒……成就了新城区保合少镇面铺窑村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近日,呼和浩特晚报采访人员走进面铺窑村,了解到该村在旅游+集体经济+特色种植的产业带动下,村民逐年增收的小康生活现状。
逐年变化 让村民收入越来越多
“到了收获的季节,这里500亩的地上都是红辣椒,那边200亩都是金色的雪菊,郭兰窑新村以北道路两侧,树莓挂果,百合盛开,到时候,这里将一片植物繁盛的景象。”在面铺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平兴奋地回忆着去年秋季十分的村中景象,并展望着今年会继续利好的情景。
据史平回忆,2017年,面铺窑村村民以务农、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全村612户居民,有75户是贫困户。响应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村领导班子根据本村自然环境,利用本村在政府征地植树中不宜种树的闲置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与全体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史平指着面前的500亩辣椒地,自豪地告诉采访人员:“三年前,这里都是荒地。现在,这片地成了村民增收的宝地。”
【 种植|面铺窑村这样书写致富经】村民郭计明给采访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过去我们种玉米、小麦,一亩纯收入也就400至500元,现在种辣椒能收入1000多元,我的四亩地能纯收入4000多元,收入翻倍。”郭计明也是看中了订单农业的优势,才将自己家中闲置的土地拿出来种了红辣椒。“再打点儿工,一年下来就能收入两三万元了,生活挺好了。”郭计明高兴地告诉采访人员。
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及增收
据悉,2017年10月,面铺窑村建设宜居村落、探索发展乡村地域产业经济、实施“一村一品”中,根据本村自然环境,利用本村在政府征地植树中不宜种树的暂闲置地,种植“蒙菊茶”。待到2018年3月开始筹建,整地、接水、育苗等同步进行。“蒙菊茶园”占地150亩,种植了60万株“金雪菊”,至7月上旬普遍怒放开花,种植获得成功。至今,除专业技术人员外,菊园的劳务全部是本村村民或邻村村民,困难户优先安排,园区解决了一批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进入采摘期,园区附近李占窑、大西窑、大窑、保合少村的村民参与采摘,当地村民每人每天收入80元至120元(每斤4元),预计从整地、移苗种植、浇灌、锄草到采摘结束,均为当地或邻村村民,劳务总支出大约50余万元,村民不出村就可获得劳务收入。蒙菊茶的采摘从初开花可持续到寒露、霜冻,约三个多月。
2019年,村支部决定利用郭兰窑、大西窑未流转撂荒的土地种植订单红辣椒,发展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村民入股的方式,“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红辣椒试种。村民以土地和现金的方式入股,土地按每6亩一股,现金每6000元为1股。从4月17日开始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共用了三天时间,有44户村民参与了土地入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39人,131.16亩;现金入股的村民为28人,入股资金共计270000元,村集体入股资金为30000元,合作社现有成员68人,全部为本村村民。该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提高村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可增加土地生产效率,提高农产产量。通过雇佣本村在册贫困户,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