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种植之外,劳动教育应有新“线”

_原题为 种植之外 , 劳动教育应有新“线”
【劳动|种植之外,劳动教育应有新“线”】近日 , 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明确指出 , 劳动教育要强化学生劳动观念 , 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调全身心参与 , 手脑并用 , 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 鼓励创新创造 。
劳动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 , 但当下的劳动教育落地 , 却存在窄化现象 。 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 , 都在想方设法建种植基地 , 似乎劳动教育只剩下种植这一条路径 。 对于学校而言 , 要真正发挥劳动育人价值 , 切不可窄化劳动教育路径 , 僵化劳动教育思维 , 使劳动教育走向形式化 。
其实 , 学校只要找准劳动教育的时代落点 , 如“工匠精神”“家务劳动”“非遗传承”等 , 不管是学工学农 , 还是校内校外 , 都可以探寻出符合学生需要、学校实际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路线 。
劳动教育是一条虚线 。 教育无痕 , 劳动教育也呼唤润物无声、不刻意、不刻板的“轻教育” 。 当学生用双手种出了美丽的花 , 用巧思制作出了精美的工艺品 , 用汗水和酸痛让房间变得整整齐齐 , 他们就会蓦然领悟“劳动最美丽”;当他们在聆听过一位位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的劳动故事 , 欣赏了一件件大国重器后 , 心中的某个角落也许会萌发一颗小小的种子——用劳动创造更好的生活 , 这也是劳动教育的真义所在 。
劳动教育应有底线 。 诚 , 乃立身之本 , 也是社会良好运行的保障 。 因此 , 劳动教育 , 也应坚守一个“诚”字 , 断不可少了“诚实劳动”这一课 。 有些学校组织学生举办跳蚤市场 , 让学生体验劳动赚钱的乐趣 , 这是很好的方式 。 但是 , 如果在这之前或之后没有上诚实劳动这一课 , 有的学生也许就会滋生金钱至上、不正当竞争等不良思想行为 , 并为此沾沾自喜 。 因此 , 教育者必须考虑周全 , 将这些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 或者及时纠偏 。 “诚实劳动”从一开始就要成为学生心中的准则 。
劳动教育应力求长线 。 劳动教育最终的指向是习惯 , 不应是一次性劳动、虚假式劳动 , 而应如涓涓细流 , 贯穿于学生生活之中 , 循序渐进 , 日积月累 , 形成素养和习惯 。 即便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 也须持之以恒 , 方能真正沉淀心间脑海 。 而且 , 从技术形成的角度看 , 劳动教育也须习惯化 , 没有哪种劳动技术的习得可以一蹴而就 。 因此 ,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同时 , 也要注重评价反馈 , 跟踪式、记录袋式、积分兑换等方式 , 都有利于劳动习惯的有效养成 。
劳动教育应注重第一线 。 操作实践是劳动的重要环节 。 因此 ,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基地 , 创设各种实践机会 , 合理规划课程 , 让学生动手动脑 , 出力出汗 , 让学生在一线劳动中接地气、促风气、有力气、增才气、长志气 。 “实践出真知” , 只有做到了躬耕实践 , 以劳健体、以劳启智、以劳润德、以劳育美才会成为可能 。
劳动教育也可以是风景线 。 近年来 , 不少优质纪录片和短视频展现了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美好劳动风采 , 令人十分向往 。 对于学校而言 , 如果美育和劳育也能深度融合 , 是否可以谱一曲不一样的劳动诗歌?以小学劳动教育为例 , 学校应提高劳动教育课程吸引力、趣味性 , 注意选用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 符合时代特点的载体 , 切莫让学生一提起劳动课就皱眉 。 学校还可以创新各种劳动课型 , 如寻访课、电影课、项目式学习探究课等 , 使之成为凝聚“劳动力”的强磁场 。
单丝不成线 , 麻绳难扯断 。 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 , 离不开家校合力 。 其实 , 轻视劳动重成绩、忽视培养劳动习惯等 , 是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 。 因此 , 家校应在劳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 ,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股线拧成一根绳 , 合力共筑学生劳动之基 。
(作者系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大桥中心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6日第3版
作者:沈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