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青年|朋友圈千万别设置三天可见。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朋友圈千万别设置三天可见 。
/
“那我关灯啦 。 ”
“关吧 。 早点睡 , 真TM冷~”
广州的冬天像极了渣男变脸 , 昨天还阳光正好 , 一切如常 , 今天就气温骤降 , 让人猝不及防 。
现在是晚上12点 。 按往常 , 这时候舍友们的夜生活才刚开始 。
但今晚 , 窗外嚣张的妖风像在提醒着熬夜的人们 , 老实上床裹被子睡觉它不香吗 。
于是 , 伴随着广州入冬成功 , 宿舍今年约好的12点熄灯睡觉的计划 , 也终于第一次实现了 。
“噔噔 。 ”
在我上床后 , 还没有来得及把微信调成静音时 , 微信就响了 。 我心想大晚上 , 是还有啥急事么?
打开了微信 , 我看到了这条消息:
北辰青年|朋友圈千万别设置三天可见。
本文插图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 , 她把我最近分享到朋友圈的音乐 , 做成了一个歌单 。 她跟我说:
“我猜到了你的心情了 , 我最近也在为秋招苦恼呢 , 一起加油吧 。 你分享的歌曲 , 也给了我一些力量 , 谢谢你呀~”
顿时间 , 我不知道该回什么 , 我默默点开那个歌单 , 又一首一首地听了一遍 。 在那个黑暗的冬夜里 , 我听着歌 , 眼角不自觉有了多余的水分 。
最后 , 我回了一句: 谢谢你 。
这是我在公司第二期创意大会时 , 我和同事们分享的一段3年前、关于“朋友圈”的故事 。
从同事们微微惊讶的表情中 , 我大概可以猜到 , 或许他们在想 ,“哇 , 总会有人能看懂一个人的朋友圈 。 ”
但其实关于这个故事 , 我还有后半段没有讲完 。
大概过了半年 , 我这位朋友又发来了信息了 。 这一次 , 她没有整理我分享的歌单了 。
她发了一张截图还有一句话给我:
北辰青年|朋友圈千万别设置三天可见。
本文插图

“哈哈 , 太忙了 , 好久没有刷朋友圈 , 还想说点进去你的朋友圈看看你最近又分享了哪些歌曲呢 。 ”
她说得轻描淡写 , 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 怪不好受的 。
在最近两年 , 我妈才开始玩微信 , 但她学会玩微信的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 改备注、发朋友圈、拉群、发红包样样精通···
我曾调侃她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
她说:“是啊 , 不然就要跟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啦 。 ”
后来 , 在某个下班后的晚上 , 我接到了妈妈的微信电话:
“怎么看不到你朋友圈啦 , 是微信坏了?我刚在和你爸说你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比赛 , 想让他看看你在台上演讲的样子 , 你不是发了朋友圈么?我想找张照片给你爸爸看 , 发现找不着了 。 ”
“妈 , 不是微信坏啦 。 是我设置了···哎 , 说了你也不懂 。 ”
“那你把照片 , 发我微信吧?”
“行 。 ”
挂完电话后 , 我好像明白 , 原来妈妈口中所谓的“跟上”年轻人 , 只不过是想努力学会玩微信后 , 通过微信 , 通过朋友圈这种无需打扰我的方式 , 小心翼翼地了解、关心这个常年在外、每天忙到没有时间打电话的我 。
在那一刻 , 我终于意识到 , “三天可见”这一条黑线 , 就像我给自己建起的一堵无法冲破的墙 , 阻断了他人对我的善意、关心和好奇 。
北辰青年|朋友圈千万别设置三天可见。
本文插图

再到后来某天 , 我在微博看到了一个热搜#超一亿人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 。
我开始在想大家设置仅三天可见的原因是什么?
大概是当下成年人越来越大的社交压力吧 , 且时过境迁 , 朋友圈也不再是一个单纯可以晒生活 , 分享心情的地方了 。
抱怨工作 , 老板同事会看到;发发生活的破事 , 家人和朋友会误会;但又觉得偶尔该发点什么 , 找找存在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