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玩梗”能成为社交“快捷键”吗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邹淼淼一直认为自己是潮流最前线的“冲浪女孩” 。 从初中开始逛贴吧、天涯 , 到后来微博、豆瓣、b站 , 邹淼淼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和网络上的时间不算少 。 最新的热点她总能时刻追踪 , 各种网络流行用语也能信手拈来 , “玩梗”已经贯穿在她日常的生活中 。
王婧雯还常常想起几年前那个下着雨的傍晚 , 当她乘车经过一个拥堵的十字路口时 , 不知是哪辆车开始鸣笛:“嘀——嘀嘀” , 随后 , 周边几乎所有车辆都此起彼伏地发出了“嘀——嘀嘀”的笛声 , 前后长达10余分钟 。 这让王婧雯一阵困惑:“虽然是有些堵车 , 但怎么会长长短短响了这么久 。 ”经过朋友的解释我才知道 , “嘀——嘀嘀 , 一长两短 , 招手即停” , 曾经是某知名网络社区的一个广泛流行的“梗” , 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对暗号”的方式 。 “对上了暗号 , 我们就是一家人 。 ”王婧雯的朋友解释道 。
一个月前 , 歌曲《一剪梅》登上了国外多家社交媒体热度排行榜的前50名 , 尤其受到北欧国家听众的欢迎 。 “当我们还在沉思如何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流时 , 一个由‘梗’构成的交流飞地 , 正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平’ 。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在《〈一剪梅〉国外爆火:玩梗背后的“表达失语症”》一文中提到 , “1976年 ,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首次在著作《自私的基因》提出‘meme’一词 。 通俗来说 , ‘meme’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梗” , 造梗、玩梗都是‘meme’复制变异的外在形式之一 。 ”作为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孤立个体 , 年轻人逐渐习惯通过“meme”、也就是通过玩梗来快速地寻找他的“同类” 。 “就像是听到‘群英荟萃’能自然地联想到‘萝卜开会’” 。
近日 ,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 调查显示 , 72.48%的被调查者愿意主动“玩梗”;26.61%表示“顺其自然”;仅有0.91%的被调查者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
当“玩梗”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快捷键”
就读于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齐悦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玩梗女孩” , 她每天都在微博、豆瓣上关注各种最新动态 。 她还与4个好友一起组成了一个微信群 , 大家每天分享八卦和流行“梗” 。 上个月 , 由于要专心准备一篇重要论文 , 齐悦辰把微博卸载了 , 也没有过多参与到好友群聊中来 。 当有一天 , 她打开手机群聊 , 翻一翻好友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的新动态时 , 突然发现朋友的很多谈话她已经看不懂了 。 “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 , 很难插进去话 , 会很焦虑 。 ”齐悦辰说 , “还是希望我可以随时追踪最流行的‘梗’ , 跟上朋友们的步伐 。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67.34%的被调查者在了解到某个新“梗”时 , 会在适合的场景与好友分享 , 19.05%热衷于与好友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 , 甚至主动创造新“梗” , 13.61%表示自己“看看就过了” 。 另外 , 在中青校媒设置的“流行梗知多少”的测试中 , 超过90%的被调查者可以接上超过4句网络流行语 。
“作为有声音语言专业的学生 , 我对谐音梗比较感兴趣 。 ”冯哿表示 ,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 , 当我们的意识松懈时就会做出无意识行为 , 口误就是无意识行为的体现 。 而谐音梗更像是一种‘故意的’口误 , 一个巧妙的‘口误’的确能让严肃的气氛变得俏皮 。 ”冯哿回想起自己在一节播音创作课上的经历 。 课上 , 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在创作过程中都要找到自己的风格 。 这时 , 一位同学调侃他说:“那冯哿一定是我们班最有风格的一位同学 , 因为他的名字就叫‘风格(冯哿)’ 。 ”一句简单的调侃顿时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也让冯哿印象深刻 , “从此大家想到创作风格 , 应该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我了 。 ”
推荐阅读
- 中国青年网|如何入环火轨道,揭秘“天问一号”如何在太空保持轨道
- 青年一白遮百丑,盛夏时节话美白
- 青年沈月为证自己瘦了,直接拿卫衣当裙子穿,站直后的双腿细得要命
- 中国青年网|指其策划设拉子清真寺爆炸,伊朗称拘捕涉美“恐怖组织”头目
- 中国青年网|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易纲:进一步提高货币信贷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沈力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 青山绿水那些事|未来学府型都市已建成,仙台都市圈:日本绿肺+青年智库
-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8月1日起外汇交易暂免12种货币交易手续费比三年前新增韩元和泰铢
- 中国青年网 谢谢我的“守护神”!,今天完成了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