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能成为社交“快捷键”吗?( 二 )


每当有名人退役的新闻 , 朋友圈便会刷屏“我的青春结束了” , 后来这句话渐渐演变成简短的3个字——“我青结” 。 第一次看到这3个字的邹淼淼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 , 于是立刻去微博搜索 , 理解之后便发现这样的表述与长篇的抒情感言相比 , 似乎更有特殊的萌感 。 “既表达了意思 , 同时又不那么直白 。 ”于是 , 那段时间里 , 邹淼淼的朋友圈便常常发布:“学校门口的烧烤店关门了 , 青结 。 ”“我最喜欢的漫画完结了 , 青结 。 ”“最后一门课考完了 , 我青结 。 ”邹淼淼认为 , 许多梗在表达上简单又有趣 , 特别容易记住 , 方便与朋友交流使用 。
在网络社会中追求“你懂我”的群体认同
牛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后赵思家曾在知乎发布“回答”:《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玩儿“梗”》 , 文章分析了这种情不自禁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学机制 。 在她看来 , “给身边的人带来欢声笑语”“建立并加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联”“自我满足”“让更多的人认同我认同的事物”“定义自己”是网友们热衷于“玩梗”的5个基本原因 。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会让人减少寂寞感 , 因为在分享的过程中会增加与其他人互动的机会” 。
前段时间 , 邹淼淼参加了一个考试的培训班 。 12个同学在教室里连续听课两星期 , 气氛沉沉 。 当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后 , 她脱口而出一句“很难不支持” 。 这句“很难不”的句式在近几个月里突然流行 , 当时 , 听懂了这个“梗”的同学很快与她相视一笑 , 而第一次听到这个句式的培训班老师却没能听懂他们的社交暗号 , 努力地接话说 , “不错 , 双重否定表加强语气 。 ”大家只能尴尬地笑了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青年人热衷于“玩梗”的原因包括:方便与朋友交流(47.78%) , 利于语言表达更有趣(75.71%) , 有助于语义表达更加准确(20.26%)和为了展示自己的标新立异(9.88%) 。 63.81%的被调查者认为用“梗”可以更精确地表达情绪和想法 , 54.54%喜欢“玩梗”与朋友产生共鸣 。
在邹淼淼看来 , 伴随着“梗”出现的是“get” 。 “get”用来表示理解、接收成功 。 只被听者“get”到了 , 一个“梗”才算使用成功 。 每当一个梗“被接住”的时候 , 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惊喜 。 在她看来 , “跟不熟悉的朋友接上梗了之后 , 大概就可以获得‘确认过眼神 , 是跟我一样的人’这种心态 。 ”
邹淼淼所说的“get”现象在齐悦辰看来 , 其实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 , 只有传播者和接收者都获得了这个“梗”的信息 , 这个传播链条才能完整 。
“梗”除了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可玩性以外 , 迎合当下使用群体的情感和需求也成为它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原因之一 。 “一种表达之所以成为‘梗’ , 是因为它大部分时候还包含了除了字面意思之外的信息 。 ”齐悦辰第一次听朋友说“阿巴阿巴阿巴”的时候 , 完全联想不到这句话的意思 。 搜索之后得知 , 这个词表达的是婴儿发出的声音 , 可以用来形容失语状态下 , 不会说话的呆呆的样子 。 “我觉得这个拟声词非常可爱 , 有时候可以用来自嘲 , 有时候可以表达无语 。 关键还要看具体的语境和听者的想法” 。
为“玩梗”搭配合适的“限定词”
在邹淼淼看来 , 培训班的老师没有在第一时间“get”到她抛出的梗 , 甚至还强行解释“破梗”了 , 她的这个梗就使用失败了 。 “当梗没有被理解 , 双方都会比较尴尬 , 所以以后我会尽量少用 。 ”邹淼淼认为 , “玩梗”需要看对象与场合 。 当她跟不熟悉的人聊天或是处在相对比较严肃的场合时 , 面对聊天陷入僵局的情况 , 习惯缓解气氛的她通常会抛出一两个容易理解的梗 , 看看对方的态度 。 “如果对方能回应我那再好不过了 , 如果没有被回应 , 也不会太尴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