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女德班”为啥屡禁不止?

_原题是:“女德班”为啥屡禁不止?
近日 , 曾开办“女德班”的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举办青少年夏令营 , 每位学员收取5250元 , 且在课堂上宣扬“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得胃癌、‘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经”等奇谈怪论 。 目前 , 山东曲阜已责令相关公司立即终止该夏令营活动 , 退还相关费用 , 警方正在进行深入调查 。
其实这并不是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女德班”第一次被查禁 。 比如 , 2017年12月3日 , 抚顺市教育局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 要求“女德班”办学点立即停止办学、尽快遣散所有学员 。 当时查禁的原因是:一是属于无证办学 , 二是教学内容有悖社会道德风尚 。
【孟子|“女德班”为啥屡禁不止?】但“女德班”屡禁不绝 , 打着“圣贤经典文化”“弘扬国学”的口号却讲着伪科学、伪道德 , 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 , 温州、九江、曲阜……而所谓的“女德教母”丁璇 , 原是承德市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 只有初中学历 。
从“女德班”所教的内容来看 , 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违背科学常识 , 二是强调女人要保持“低人一等”的奴性 。 有些话实在奇葩 , 比如:女子就应该在最底层;身为女人 , 要徒手擦马桶 , 跪着擦地板 , 少说话多干活;对丈夫要言听计从 , 面对男人的要求 , 要回答:是、好、马上;女人要学会柔顺 , 婚姻四项基本原则:被家暴一定要忍 ,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女孩不能换男友 , 也不能对丈夫不好 , 否则会烂手烂脚 , 最终只能被锯掉;女孩穿着时尚暴露 , 浓妆艳抹 , 就等同于让人来侮辱她;爱打扮会克夫;想变漂亮就念经……
除了教学内容奇葩 , “女德班”的恐怖之处 , 在于还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 。 比如 , 他们在温州的“女德班” , 一次有56名学生参加夏令营 , 女生占44名 , 都是5岁到18岁的未成年女生 。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任何教育方式都具有浸染特点 , 近乎一张白纸的未成年人 , 当接触到这些“低男人一等”的奴性教育后 , 会变成怎样的女性?那肯定是失去了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 。
平等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 。 在现代社会 , 平等不但意味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 , 而且意味着家庭成员关系的平等 。 夫妻是家庭的主体 , 我国《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 在家庭美德方面 , 提倡建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风” 。 因此 , “女德班”教育女学员“低男人一等” , 与时代价值观相违背 , 实质是我国古代“三从四德”糟粕的现代翻版 。
“三从四德”源远流长 ,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 ,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 , 是我国古代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 “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三从”和“四德”本是分讲 , 汉代的班昭将二者合在一起并称 。
班昭讲女性要“行己有耻 , 动静有法”;到了清代 , 要求身为母亲 , 要会教子 , 为继母要“慈爱前子”;与家庭成员相处 , 要“和叔妹(小叔、小姑)”“睦娣姒(妯娌)” 。 家境贫寒要能“安贫” , 富贵还需“恭俭” 。 这些内容利于家庭和睦 , 也利于家庭发展 。 但“三从四德”有一个根本出发点 , 就是女性相对于男性 , 始终是“从”的位置 , 比如 , “夫死从子” , 丈夫死后 , 女子必须遵子命;清代甚至规定正室妻子要“帮丈夫纳妾” 。 女性没有独立地位 , 依附于男性 , 这些所谓规矩和今天的价值观已经无法合拍 。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礼 , 注重伦理关系 , 强调积极入世的事功思想 , 这对于今天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 但儒家文化中对女性地位尊重不足 , 而且是先天不足 。
从孔子删定的《诗经》三百篇来看 , 孔子这人相对宽容 , 保留了一些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 , 比如《野有死麕》 , 和后世儒家相比 , 说明他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 。 但孔子对女性的态度比较复杂 。 《诗经·大雅》中有骂周幽王后褒姒的话:“妇有长舌 , 维厉之阶” , 意味“长舌妇”误国 , 这也是“长舌妇”的来源 , 这篇的保留显然也是有倾向性的 。
孔子3岁时 , 69岁的父亲叔梁纥去世 , 当时他父亲所娶的正妻将孔子和母亲颜氏赶出了家门;“正妻”的作为 , 肯定使他产生不良印象 。 而孔子在尼山“野合”出生 , 母亲颜氏非明媒正娶的家中地位 , 是否让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有不良印象?这些都有待论证 。 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 ,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近之则不逊 , 远之则怨 。 ”仅从这句话说 , 孔子对女性欠缺尊重 。
从现存记录看 , 孟子对女性也有不敬 。 《韩诗外传》载:“孟子妻独居 , 踞 , 孟子入户视之 , 向其母曰:“妇无礼 , 请去之 。 ”母曰:“何?”曰:“踞 。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 ”母曰:“乃汝无礼也 , 非妇无礼 。 ”仅仅妻子张开腿坐着 , 孟子就想把妻子休掉 , 说明孟子对妻子态度很不好 。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钻穴隙相窥 , 逾墙相从 , 则父母、国人皆贼之 。 ”这句话 , 孟子主要是说给女性听的 。 《孟子离娄上》还有一句更著名的话:“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孟子给女性定了很多规矩 , 态度明确而强硬 。
因此 , 溯源来看 , 儒家对女性“低看一眼”有悠久的文化基因 。 “女德班”的教学内容 , 从根子上可以上溯到过去儒家对女性的态度 , 所以它顺势打出“圣贤经典文化”“弘扬国学”的招牌 , 但视其教学内容 , 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 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 , 给女性设置了更多“无限上纲”式的奴性规范 。
对“女德班”这种既不讲科学又不文明的社会教学班 , 除了坚决取缔 , 我们也需要从文化根源上找找原因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 , 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