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让“尊数、爱数、用数”的基因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液( 三 )


“数商”第一个维度是新时代的知识结构 , 第二个是数感 , 某种程度上是以数字为中心的 , 对数字的感觉、感受:你对数字熟不熟悉 , 你和数字有没有共同语言 , 你会不会娴熟地运用数字 , 能不能从大千世界中去发现一些数字层面的规律 。 面向过去 , 是你会不会从数字层面去考察过去 , 考察日常生活的规律、周围社会的规律;面向未来 , 是你会不会用数字去预测未来 , 规划明天 。 预测和规划是一个人生的大智慧 。 我们总结过去、面对未来都要会使用数据这种工具 。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是凭感觉 , 如果有了数感的话 , 让数据可以成为人体的一个新的感觉器官 , 你会很敏锐地知道我要用数据去记录它、分析它、量化它 , 所以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就更加丰富 , 我们知道从数字层面去寻找规律 ,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数据化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 , 人也要增加一条这样的神经 , 让数据神经、数据肌肉锻炼得更加敏锐是非常必要的 。 所以《数商》这本书就是在打造你的数据神经 , 打造你的数据肌肉 , 打造你的数据感官 , 让你更加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 。
第三个维度是日常生活的习惯 , 你会不会记录 , 会不会分类 , 会不会把你的生活、你的学习 , 你的社交分门别类地记录 。 记录是什么?记录就是通过手、笔、电脑把它们变成数据 , 然后去分析它 , 然后就知道 , 原来我有多少朋友 , 我的朋友可以分成多少类 , 每一类朋友我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
甚至恋爱、结婚也要依靠高数商 。 假如在一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 , 你要找到一个合适对象是非常难的 , 大概是1000万里找25个人 , 概率非常低 , 你怎么办呢?大数据可以帮忙 。 2012年 ,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个博士生 , 叫麦金利(Chris McKinlay) , 是一个数据高手 , 35岁 , 他在婚恋平台网站上运用了大数据和算法 , 在上万名女性用户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
“有了算法的生活会更美好”
南都:你觉得感情可以被量化吗?用一个数字去标明它的程度 , 你认为这样的量化有价值吗?
涂子沛:我觉得一定可以 , 并且有价值 , 应该去量化 , 它提供了新的维度来测试你的爱情 。 爱情的量化有很多个维度 , 我们总以为感情是说不清楚的 , 但是事实上任何感情的程度变化都有很多征兆 , 未来的生活完全数据化以后 , 算法会记录你什么时候给伴侣买过花 , 如果你很久没买花了 , 算法可能就会提醒你 , 所有的重要日期都给你记录了 , 从结婚纪念日到所有家庭成员的每一个纪念日 , 它都会来指导你 。
未来 , 我们要和算法一起共同生活 。 我认为 , 人类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道 , 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不是忘记 , 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忘记 。 如果我们清楚地记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 也许我们还能把它捡回来 , 但是不知道自己忘记那就完蛋了 , 彻底找不回来了 。 我们经常会忘记结婚纪念日、重要朋友的生日 , 因为人在生活的轨道上不停地奔跑 , 我们会顾此失彼 , 我们会忘记很多东西 , 但是算法不会 , 它会积累得越来越多 。 当我们人类有这样的算法和我们协同一起生活的时候 ,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 有了算法的生活会更美好 。
南都:这个问题其实在于我们和算法的关系 , 我们的未来要让算法成为我们的助手 , 而非主宰我们的生活 。
涂子沛:当然 , 我们不能让算法主导自己的生活 , 但我们生活中有大部分的人 , 不知道怎么去决策一件事情 , 他们愿意把决策权让位给别人 , “明天去不去看电影 , 去不去旅游 , 去不去野营?”“你去我就去” 。 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算法都在帮助人、辅助人 , 同时它也在异化人 , 当有一些人自动放弃了自主决策权之后 , 他可能就是被算法、被数据异化了 。 但是我们要说 , 最终权力永远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 生活的决策权还是在你手上 。 人有主动权 , 只不过是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会被算法主宰 。 比如网络给了人们很多平台 , 你可以去看新闻、玩游戏 , 但有些人就是会沉浸在游戏中 , 从早到晚地玩 , 那你能怪技术吗?能怪平台吗?技术永远在带来新的问题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它 , 我们在描述这种生活新形态的时候 , 我们也在直面这些问题 , 所以这就是前瞻性的思考能带来的好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