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浦江叶河浇灌一颗藜麦的种子 上海科技在喀什大地上发芽生长( 四 )


小蜂农业此次也是头一回参与藜麦产品的加工研发 。 “通过前期的样品试产 , 我们发现藜麦的皂苷 , 也就是外种皮会影响产品的口感 。 因此 , 与核桃、巴旦木等加工设备只需‘去壳’不同 , 藜麦加工设备必须实现‘去壳除芯’ , 将果壳和皂苷同时剔除 。 ”郑金龙说 。
相关研究表明 , 藜麦籽粒营养均衡全面 ,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比例符合成年人基本营养所需 , 它的全营养、高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等特性也非常适合都市人群食用 。
据此 , 小蜂农业将藜麦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于都市的中高端人群 , 拟开发代餐粉、能量棒等深加工产品 。
过去 , 藜麦的营养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国际科研机构 , 如今在上海科技力量的支持下 , 全面的新疆藜麦理化分析正在开展 , 未来将明确地让消费者知晓“藜麦到底好在哪里” 。
“深加工是一个技术活 , 发展深加工的另一个意义在于 , 为当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 。 ”郑金龙表示 , 上海援喀的十年 , 也是闽龙达拓展喀什业务的十年 , 如今 , 多年培养的不少本土人才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 今年复工之初 , 正是车间主任买买提率领清一色的本土技术工人独立完成了百万元级的加急订单 。
北京时间21时30分 , 正是新疆的傍晚 , 忙碌了一天的曾爱准备收拾行装 。 一抬头 , 他发现昆仑山远处浓厚的乌云渐渐遮挡住落日余晖 。 今年 , 莎车的降水要比往年更多 。 他立马叫上同事们 , 迅速地为晾晒的藜麦种子盖上遮雨布 。 等着雨停才回到莎车县城 , 到住处已接近24时 。
“来的时候 , 我想的是高效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粮食 , 让农业生产者有更多的获得感 。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 接触了众多脱贫一线的干部群众 , 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 ”一年后 , 曾爱对脱贫攻坚事业有了更深的领悟 , “我个人所追寻的初心明白无误地找到了着落点” 。
采访人员手记
科技援疆 , 藜麦只是一个缩影
“藜麦有着高营养与高附加值 , 契合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 。 种植藜麦可以改变较为单一的种植结构 , 它的耐逆性将为更多贫困地区带来全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 ”曾爱说 。
藜麦项目旨在将莎车县藜麦种植基地打造成“高端人才+科技创新+精准扶贫”的示范点 , 培育高科技含量的新疆特色藜麦品牌和优势产业 , 利用上海在食品加工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比较优势 , 提高藜麦产品附加值 , 打造完整产业链 , 实现精准长效的科技扶贫 ,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 。
小小藜麦 , 只是上海科技援疆历程的一个缩影 。
科技援疆 , 一直在浦江叶河间承载着携手同心的情感和使命 。 2010年以来 , 上海市科技系统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和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的工作部署 , 一直致力于以科学技术带动喀什地区产业升级转型 , 聚焦精准扶贫 。
上海市科委介绍 , 多年来 , 上海以需求为导向 , 建立科技援疆常态化机制;以项目为牵引 , 破解发展中痛点难点问题;夯实创新基础 , 推动和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打造交流平台 , 拓宽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涵;培养科技人才 , 从“外援式”走向“内生式” 。
近年来 , 上海先后选派10余名科技干部 , 深入援疆一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 同时 , 针对新疆科技管理干部和科研高端人才匮乏的实际需求 , 通过“请过来、送回去” , 先后为新疆举办各类培训班64期 , 培养学员3990人次 , 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
值得一提的是 , 越来越多像曾爱一样的上海科技人 , 来到一线 , 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炼意志、砥砺品格 。 他们远离上海、远离家人 , 将奉献之心与当地干群的赤诚之心连在一起 。
“未来 , 特别是在解决‘两不愁 , 三保障’后 , 产业兴旺将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 上海科技将进一步带动喀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 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助推喀什地区走向全面小康 。 ”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侯继军认为 , 科技援疆 , 大有可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