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新京报: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围绕“感谢信”的争议 , 折射出的是贫困地区孩子在结对帮扶中对理解与尊重的渴求 。
榆中县|新京报: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喻辛
近日 , 网曝两封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 , 引发关注 。 在信中 , 榆中学生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 , 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这让很多网民不解:“现在孩子的心态怎么这样啊?”
榆中教育局回应 , 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 , 学生交流中起误会 , 就闹了恶作剧 , 已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
据了解 , 去年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钱的文具 , 但在此后的交流中 , 因为天津的孩子认为甘肃榆中特别困难 , 双方由此产生误会 。
置于全貌中才能明晰个中是非
对于“嘲讽式”感恩 , 有人认为“感谢信”本就是种形式主义 , 既过时又老套;有人表示有被不懂感恩的孩子气到 。
但在我看来 , 这两份“感谢信”里固然有涉事孩子不懂事的恶作剧式气话 , 无论是涉事学校还是舆论 , 对此引导教育就好 , 无须上纲上线 , 过度苛责 。
【榆中县|新京报: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要真正解读此次争议 , 更需要将其置于全貌之中 , 才能了解个中是非 。
此事被曝光后 , 有言论将矛头对准了施助者:认为有关方面在帮扶过程中 , 并不理解受助方的真实需求 , 一提到“手拉手”“结对帮扶”就窄化为“送文具、捐书”;在此过程中 , 言语间还流露出些许优越感 , 这让人不舒服 。
不可否认 , 这类现象也确实存在 。 但如果站在事件全貌看 , 类似的言论对此次事件中的施助者天津宁河区一方来说 , 并不公平 。
从公开信息看 , 近年来 , 天津宁河区与甘肃榆中县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机制 , 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援助等多种方式帮助榆中县脱贫 , 其中用于改善榆中县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帮扶资金投入 , 就超过735万元 。
2019年 , 两地实现了东西部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全覆盖 。 在此背景下 , 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具 。
2020年 , 两地的学校还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和“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 , 促进两地的教育资源共享 。
也就是说 , 天津方面对榆中实施的 , 是系统性、机制化的帮扶活动 , 而非部分人认为的“一说到帮扶 , 只知道捐书捐文具” 。
天津宁河区的孩子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 , 或许因为信息不对称下的不经意言语 , 刺痛了少数甘肃榆中孩子的自尊心 , 捐文具活动可能也存在不到位不精准的地方 。
但舆论若因此而全然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 , 而忽视了当地多方位的帮扶工作 , 那难免会寒了他们的心 , 也无益于两地此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
榆中县|新京报: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结对帮扶”也要多些理解与尊重
回到“感谢信”上来 , 从甘肃榆中的孩子在两份“感谢信”中所说的情况看 , 他们确实被“你们(捐助方)在信中说我们这里很穷”“用砖头当板凳”的字眼刺痛了心 。
这里面 , 相信作为捐助方的天津有关学校学生没恶意 , “用砖头当板凳”大概是源于对贫困的刻板化印象 , 是基于“纸上得来”的信息得出的判断 。 但这确实可能让人听出些“同情”“施恩”的意味 。
所以这事也提醒我们 , 城市学生和农村孩子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 , 更需要创造平等交流的空间 , 别让某些刻板印象影响了二者的沟通 , 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龃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