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无问西东,新冠疫情半年回望:穿越寒暑( 二 )
人们看到 , 美国政府对外“甩锅”他国 , 对内打压专业人士意见和建议 , 致使其国内疫情日益严重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感叹 , “无论如何衡量 , 美国都是做得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 路透社文章则直接点明 , 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糟糕应对 , 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最大风险 。
更令全世界哗然和愤怒的是 , 在各方携手防控、多国领导人呼吁团结合作之时 , 美国政府悍然宣布将退出世卫组织 。 日本《东京新闻》社论直言 , 此举“令整个世界陷入危险之中” 。 知名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更是直斥 , 在全球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关键时刻 , 美方退出世卫组织无异于“耍流氓” 。
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最近撰文说 , 成功应对大流行病的因素包括国家能力、社会信任和领导能力 。 有些国家具备全部三个因素——称职的国家机器、得到公民信任和倾听的政府以及能发挥作用的领导人 , 这些国家表现出众、损失有限 。 有些国家政府功能失调、社会两极分化或者领导能力差 , 这些国家表现糟糕 , 使其公民和经济暴露在危险之中、不堪一击 。 他指出 , 美国对此次疫情的反应非常糟糕 , 国际威望严重下滑 。
面向未来:一次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大考”
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 , 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 半年来 , 在与新冠疫情艰苦卓绝的斗争中 , 人类付出惨痛代价 , 数十万鲜活生命倏然画上休止符 , 数万家庭承受着离别之痛 , 数百万人因社会秩序混乱陷入生活窘境 , 无数工厂企业难以为继……
人们必须审慎思考 , 如何应对这场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考” 。 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
——旧“秩序”还是新常态?
小鹿走进日本商店寻找食物 , 海狮爬上阿根廷的港口 , 美洲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奔跑……当人类不得不自我“封禁”时 , 野生动物变得越来越活跃 。 有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作“人类暂停” 。
显然 , 新冠疫情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 统计显示 , 目前全球有至少45亿人生活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政策之下 。
世界何时能走出新冠病毒阴影?不少专家认为 , 新冠病毒目前尚未从任何国家完全消失 , 应对新冠大流行任重道远 , 未来人类可能要面对与新冠病毒较长期共存的新常态 。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直言 , 他不认为新冠病毒能被“根除” 。
如何走出疫情阴霾?世卫组织明确指出 , 取得对新冠疫情的掌控权 , 任何时候都不晚 。 负责任的政府政策是一面 , 自觉的公民行为是另一面 。 抗击疫情的努力中 , 每个人都是自身行为的风险评估者和决策者 , 个人责任同样不可推脱 。 人们需要继续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 , 以最大程度减少病毒传播 。
人类能否重获往日“自由”?又该如何与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每一位“公民”更加和谐融洽地相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秘书长伊沃妮·伊格罗说 , 新冠疫情带来一个契机 , 让人类重新审视野生动植物贸易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 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全球化还是封闭化?
面对疫情 , 是各自为营有利 , 还是团结作战有效?放眼全球 , 半年的抗疫之战指出了面向未来的答案 。
古特雷斯指出 , 全球范围内“错误信息传播”愈演愈烈 , 当前应是一个讲科学、求团结的时刻 。
《柳叶刀》发表最新社论说 , 应对疫情需要各国进行开放式协作 , 缺少团结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威胁 。
以色列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三部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 , 新冠疫情“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危机……流行病本身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都是全球性问题 , 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球累计新冠病例超1800万例
- 新华社|SpaceX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龙飞船完成首次载人试飞任务
- 新华社|长得美还“好学”!孔雀溜进图书馆赶都赶不走
- 新华社|全球8亿儿童血铅含量超警戒标准,近半生活在南亚地区
- 新华社|喀麦隆北部边境遇袭,至少18人丧生、11人受伤
- 里亚尔|人民币市场汇价(8月3日)
- 资本|证监会:保持IPO常态化
- 北京急救呼叫号码 明年底统一为“120”
- 新华社|美海军陆战队演习事故致1死8人失踪 军方终止搜救
- 新华社|美军两栖突击车沉没事故终止搜救,8名失踪士兵几无生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