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

:原题为_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
——脱贫攻坚的襄阳探索(下)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 ,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 日前 , 新华网采访团队前往湖北宜城、南漳、保康、谷城四县市采访 , 实地调研襄阳贫困地区群众安全饮水、能人回乡创业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一路走来 , 新华网采访团队看到 , 襄阳不少农村地区已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动人图景 , 正在奔赴脱贫攻坚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之约” 。
新华网武汉7月30日电(肖进安、赵梦琪、周千茹)种地效益较低 , 土地受冷落 , 中青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 村庄“空心化”;村集体增收无门 , 集体经济“空壳化” 。 这种情况前些年在湖北省农村地区 , 特别是贫困村较为普遍 。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作支撑 , 没有村集体来统领 , 村内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服务等 , 往往都会成为问题 。 最近在湖北省襄阳市采访 , 新华网采访团队发现当地不少村的集体经济已走出“空壳化”困境 , 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
一村一品 贫困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据襄阳市委组织部统计 , 襄阳市现有集体经济的村(社区)2477个 , 其中行政村2273个、涉农社区204个 。 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达到8.5亿元 , 村平均收入34万元 , 99.6%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及以上 。 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有1184个 , 占比接近一半 。 收入最高的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 , 年经营性收入近2亿元 。
尧治河村是湖北省的明星村 , 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新农村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如今 , 襄阳市不少村子向尧治河村看齐 , 通过打造“一村一品” , 在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 , 村集体经济也逐渐得到了壮大 。
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
文章图片
航拍刘猴镇党畈村猕猴桃示范基地 。 新华网 赵梦琪摄
刘猴镇是宜城市的偏远乡镇 , 地处荆门、钟祥、南漳、宜城四县市接壤地带 。 镇上有5个省定贫困村 , 总贫困人口3038人 。 刘猴镇党委书记杨丽介绍 , 2019年镇上所有贫困户和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 5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均在7万元以上 , 今年绝大部分村预计超过10万元 。
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
文章图片
宜城市刘猴镇党畈村猕猴桃基地的猕猴桃果树已经挂果 。 新华网 肖进安摄
党畈村是刘猴镇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贫困村 。 新华网采访团队在当地采访时发现 , 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精准扶贫猕猴桃樱桃示范基地”和“樱桃种植合作社” 。 今年4月份 , 村里樱桃采摘门票和樱桃销售共收入7万余元 。 目前 , 村里的24亩猕猴桃已进入挂果期 , 预计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 , 净收入5万元 。 2020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不成问题 , 明年猕猴桃进入盛果期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超过20万元 。
驱车行走在襄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的山区公路上 , 不时能看到路边的茶叶、吊瓜、葛根、香菇、樱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园 。 一村一品已经成为当地夯实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变得越来越有味道
新华网|产业兴旺 襄阳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空壳化”困境
文章图片
马良镇陈家湾田园综合体 。 新华网 赵梦琪摄
在马良镇陈家湾 , 有一处在荒滩上建起来的田园综合体 , 占地1.2平方公里 。 新华网采访团队在陈家湾采访时 , 天空不时下着细雨 , 但在综合体的游乐场上 , 不少年轻人过来游玩 , 体验风车秋千 , 欢声笑语不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