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码·缩小数字鸿沟)( 二 )


刚用上智能手机时 , 老丁也有很多“时髦”想法——买东西、坐公交、交水电燃气费 , 都可以用手机解决 。 结果 , 一次操作把他“唬”了回来 。
【人民日报|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码·缩小数字鸿沟)】 “我看手机上有个红包 , 就点击了一下 , 没想到 , 又要输身份证号 , 又让输密码 。 ”老丁操作了几步 , 突然意识到可能是诈骗 , 赶紧停了下来 。
丁秋林原来担心 , 跟不上智能时代会处处受限 。 体会过后发现 , 社会对老年人依然很友好 。 小区超市虽然流行移动支付 , 但现金照收不误;出门坐地铁和公交 , 一张老年卡足以通行 。
如今 , 丁秋林每天养花、逗鸟 , 到社区书屋看看书刊杂志 , 偶尔用智能手机和在广州的女儿视频聊天 , 日子过得很舒心 。
90后志愿者罗旭——
和老人成为忘年交
本报采访人员 陈圆圆
罗旭发现 , 老人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说说话 , “帮助老人缓解内心对于沟通、陪伴的需要 , 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 我就很满足” 。
年轻人教老年人网络购物 , 一开始挺有耐心 , 但重复几次后逐渐不耐烦 。 8年前发生在自己和母亲身上的一幕 , 让罗旭决定加入“夕阳再晨”公益组织 , 为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 。
罗旭的“学生”从50岁到90岁不等 , 他都称为叔叔阿姨 。 叔叔阿姨们很热情 , 叫他“罗老师” 。 在北京蓟门里社区电脑班上 , 罗旭结识了王立英老人 。
王阿姨因为身体不好提前退休 , 在家待着总感觉挺孤独 。 学会使用QQ后 , 王阿姨迫不及待加了罗旭好友 。 “你头像上的小人儿为啥那么好看?”王阿姨问 。 罗旭笑着回答:“阿姨 , 这叫QQ秀 , 我帮您换 。 ”一来二去 , 两人成了忘年交 , 经常互相留言、点赞 。
王阿姨感叹 , 电脑打开了她生活中一扇新的窗口 , 学会用网络聊天、写网络日志 , “心一下子敞亮了” 。 同班一起学习的老人课上共同交流 , 生活中来往帮助 , 交到了不少朋友 。 临近“毕业” , 她运用学到的技术制作了份电子影集 。
罗旭总结出了一套交流沟通的心得:教老人使用手机时坐在左边 , 方便自己用右手操作;沟通放慢语速 , 一句话重复讲三四遍 , 让老人听清楚每个字……“有的老人喜欢用美图秀秀编辑照片 , 有的将喜欢的音乐设置成手机铃声 。 ”罗旭说 , 希望他们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生活 , 进而实现向上的精神追求 。
志愿服务也改变了罗旭的人生轨迹 。 如今 , 他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科学管理与工程方向的博士 , 将科技助老从爱好发展成事业方向 。 他发现老人最需要的 , 是有人陪他们说说话 。 “帮助老人缓解内心对于沟通、陪伴的需要 , 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认可 , 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 我就很满足 。 ”罗旭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