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卖货换学分引争议,学生社会实践乱象几时休?( 二 )


“有些学校觉得社会实践缺乏载体 , 让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单位去体验一下 , 游走在政策边缘 , 是小问题或者没问题 。 ”胡欣红说 , 这其实有悖教育的初衷 。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社会实践 , 本质目的都是育人 , 而不是利益交换 。
为社会实践“立规”迫在眉睫
专家认为 , 学生社会实践之所以长期存在问题和争议 , 与我国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规章有关 。 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 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 , 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 目前对于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定 , 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部门规定 。 “这些规定多为指导性意见 , 不少条款操作性不强且仅对教育系统内部有一定的约束力 , 但社会实践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 。 ”
哪些机构可以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介?哪些机构具有进行大学生教学实习的资质?大学生的实习报酬怎样确定?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章法可依 。
“多部门联合出台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法规十分必要 。 但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主体 , 还是教育部门和学校 。 特别是学校 , 一定要本着立足长远、育人为本的思路当好‘把关人’角色 。 ”胡欣红说 , 学校要真正花心思 , 盘活资源 , 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规划 , 由此产生的效益是长远的 , 形成特色品牌后也能让学校的美誉度上升 , 从而赢得口碑 , “当然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 需要久久为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