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霸大叔回国隐居大理,造1000㎡院子过慢生活,从不锁门( 四 )


其实有时候大女儿跟我视频聊天 , 除了聊一些日常生活 , 我不知道能再说什么 。 在暗房放大她们照片的过程 , 是跟她们的交流 , 也是我跟我自己的交流 。
哈尼族工人
工作这几年 , 我在云南、贵州的不同地方施工 , 拍的最多的就是就是工地上的工人 , 当地很多是少数民族 , 而劳作状态很有感染力的 。
工人们都特别地勤劳 , 尤其是女工 , 背砖、背沙、扛东西、搬水泥 , 几乎都是她们在做 。 我特别喜欢拍她们 , 有一些刚开始被拍的时候 , 会害羞、会躲避 , 但我脸皮很厚 , 一直拍 , 她们就习惯了 。
在凤阳邑拍摄村民
云南红河苏红寨哈尼女工
有一次我把这些照片洗出来 , 送去给她们 , 她们拿到了之后就很开心 。 有了这次经历 , 我再去拍她们 , 她们甚至向我投来很灿烂的笑容 。
今年在山房旁边租了第三个院子 , 做自己的暗房工作室 。
和团队的小伙伴们
乡建的原生创造力
拍照之后 , 我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相通的 , 拍的胶片要通过光化学来显影 , 它快不起来 , 得等待 。 造房子也是这样的 , 一栋房子 , 从开始设计到建造完成、到内部装饰 , 再到植物生长起来 , 也都要花上两年多的时间 。
我大学是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念的建筑系 , 毕业后在德国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多年 , 其实早期追求的是包豪斯和工业感 。
回来后 , 我终于有机会让自己慢下来 , 好好体验 。 云南的文化多样性 , 给了我一种野生创造力的启发和冲击 。
在云南苏红古寨的设计项目效果图
这两年 , 我在云南各地 , 在红河州、抚仙湖、丽江等地开始为白族人盖民居 , 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 , 建造村落里的接待处、度假酒店等;
外地建筑师来云南做设计 , 我也乐于合作 , 在当地寻找最合适的材料和工匠 , 一起将建筑落成 。
从自己造凤阳山房开始 , 顺势而为 , 就用当地石、木、土等最自然的材料 , 用最简单的建筑语言 。 我也一直在思考 , 乡村建筑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做的越多 , 看的越多之后 , 越来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了 。
但有一点很重要 , 一定要去体验乡村生活 。 用自己身体的状态去感受空间的冷暖、材料的软硬 , 知道乡村的生活是什么样 。
如果没有这个体验 , 在乡村做的建设 , 它就是站不住脚的 。
部分图片由舒坦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