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妈妈|家长要教会孩子抗挫,孩子心灵太脆弱?避免孩子“蛋壳心理”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 , 正聊到一半朋友接了个电话就说要走了 。 因为儿子比以前更早放学 , 打电话吵着快去接他 。 朋友无奈地说 , 他的儿子是个典型的''玻璃心''孩子 , 一遇到困难就哭个不停 。
幼儿园不停大哭就要让老师找妈妈 , 上小学也是遇到小困难就哭鼻子 , 还说有一次因为美术作业没拿到老师的小红花而生闷气一整天 , 后来安慰孩子 , 他却嚎啕大哭半个小时 , 怎么哄也哄不好 。
孩子从小就是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 , 夫妻工作忙 , 很少陪伴孩子 。 而两位老人家又对这个独孙极尽宠爱 , 什么事都拦着不让干 , 结果一上学就暴露了一身毛病 。
其实 , 这样有着''玻璃心''的孩子如今处处可见 , 听不得其他人的批评 , 遇到小错这就开始一哭二闹 。 细细观察 , 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 , 尤其是''蛋壳心理''的影响 。
教育中 , ''蛋壳心理''一直是孩子不能勇敢面对生活挫折的''罪魁祸首'' , 因为''蛋壳心理''的影响 , 孩子很难冲破心理障碍去勇敢地克服困难 , 失落和自卑的情感随之涌来 , 冲击人孩子的心理防线 。 要避免孩子的''蛋壳心理'' , 家长就必须教会孩子如何抵抗挫折 , 提高抗挫能力 。
小B妈妈|家长要教会孩子抗挫,孩子心灵太脆弱?避免孩子“蛋壳心理”
文章图片
一、孩子心灵''玻璃心''的源头——''蛋壳心理''
所谓的''蛋壳心理''指的是孩子一触即破的脆弱心理 。 内心抵御外界的屏障就像是蛋壳一般不堪一击 , 轻轻一戳就足以让孩子倒下 。 这样的心理出现在很多时候 ,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克服和接受 , 手足无措只会抱父母的大腿 。 ''蛋壳心理''的背后 , 不只是孩子性格胆小、心灵发育不成熟 , 更有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响 。
''蛋壳心理''的成因:
1、''温室效应'':
过多的保护和包办替代 , 给孩子与外界之间建筑了一个''保护壁'' , 为孩子挡下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 , 以至于孩子越来越习惯于生活在''蜜罐''里 , 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一粒 , 情感脆弱经不起半点打击 。
有的孩子缺乏锻炼 , 一直躲藏在父母制造的''温室''中长大 。 很少甚至没有参加团体活动 , 缺乏生活中的磨砺 。 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孩子 , 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 , 都没有得到教育和回应 , 直到孩子长大后被老师批评 , 会很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严重 , 简直就像是天塌下来一样 。
小B妈妈|家长要教会孩子抗挫,孩子心灵太脆弱?避免孩子“蛋壳心理”
文章图片
2、''高帽后遗症'':
在父母眼里 , 就算是再差的孩子 , 依旧是心尖上的宝贝 , 总能想到办法对孩子''不起眼''的优点大加赞赏一番 。 如此夸张的''高帽子''会让孩子自我认同感不断上升 , 从小就容易养成争强好胜的性格 , 凡是都想独占鳌头 。
个性强硬的孩子一旦遭遇失败 , 就会''过刚易折'' , 自尊心受到的打击非常大 。 因此 , 特别接受不了失败 , 也接受不了他人的认可 , 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更加受伤 。
3、''自卑感作崇'':
心理机制的形成 , 要看早期原生家庭的教育如何 。 一个人如果不能形成坚定的自我认同感 , 那就会失去信心 , 动则否定自己 。 从孩子的''蛋壳心理'' , 可以推测出:他在生命早期获得的肯定不够 。
一旦产生自卑感 , 孩子遇到什么事都会往最坏的方向想 , 习惯用哭来表达自己畏惧害怕的情绪 , 这使得''蛋壳心理''不断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 尤其是面对父母的批评和指责时 , 他们更是无法接受 。
小B妈妈|家长要教会孩子抗挫,孩子心灵太脆弱?避免孩子“蛋壳心理”
文章图片
龙应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跌倒时 , 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痛得无法忍受时 , 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 , 怎么收拾?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 意思就是 , 家长在小时候极尽全力的呵护孩子 , 孩子很少遭受挫折 , 就会使他的抗皱能力非常弱 , 长大后不能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 , 而比别人感到更压抑和痛苦 。 让孩子体会挫折 , 在挫折中成长是幼年的必修课 。 这时的孩子必须要有抵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 而家长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