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华米难立:从“先天不足”到不得不为( 三 )


智能穿戴华米难立:从“先天不足”到不得不为
本文插图
但事实是 , 达达的闭环思维是被逼出来的 。
在达达上线外卖平台之前 , 除了百度组建了自己配送团队“外卖骑士”外 , 达达的另外两大客户京东到家、饿了么也分别在2015年的5月、6月上线了自己的配送业务京东众包和蜂鸟配送 。 美团在这之后也上线了“美团众包” , 此时达达的处境已是四面楚歌 。
派乐趣靠配送员发传单以及半价补贴 , 在上线6周后 , 订单量就突破百万的App , 成绩斐然 。 与此同时 , 达达由配送平台转向外卖平台的动作 , 必不可免的引起了其他外卖平台的注意 , 几家外卖平台几乎在第一时间“一致对外” 。
2017年 , 派乐趣上北京地区的商家已经全数下线 , App商城中也搜索不到它的踪影 。
类似的案例还有顺丰在电商上的屡战屡败 , 掌握了物流环节 , 拥有流量基础的顺丰 , 一度可以反向操作 ,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 其原因除了做电商必不可免要踩一些坑以外 , 淘系、京东两大巨头牢牢占据了用户的注意力 , 挤压了顺丰电商业务的生长空间 , 也是一大原因 。
如今 , 想要走出小米的光环 , 做自己的“电商、外卖”业务的华米 , 也面临着和顺丰、达达一样的风险 。 不过 , 顺丰即便是电商业务屡战屡败 , 稳定的物流业务还可以为其发展新业务提供充足的弹药 。
正如刘强东早年做客央视节目时 , 被问到如何看待同亚马逊中国的竞争时所言 , “这是长期的 , 亚马逊太有钱了 , 每年亏几个亿它也不在乎” 。
一路依靠小米的华米 , 显然无法像顺丰和亚马逊那般“豪横” 。
黄汪制定的策略上看 , 他对与小米对垒早有准备 , 他的准备可分为公司发展和产品策略两方面 。
公司发展方面的规划比较明显 , 黄汪在2019年12月30日发布的名为《迈向下一个十年:构筑全球健康生态 , 做用户最信赖的伙伴》的全员信中 , 对此做了清晰的阐述: 。
短期 , 成为“云芯端”的可穿戴产品与服务供应商 , 领跑全球智能可穿戴行业;中期 , 建立强大的人体健康数据分析引擎 , 内置健康大数据平台 , 推动全球健康产业进步;长期 , 构筑全球健康生态 , 并引领世界健康服务产业转变的发展路径 。
总结起来 , 华米今后依然聚焦可穿戴设备 , 只是重点放在了健康赛道上 , 近日与钟南山院士合作正是对此战略的证明 。
智能穿戴华米难立:从“先天不足”到不得不为
本文插图
黄汪选择的可穿戴设备赛到足够大 , 根据Meticulous Research调研报告显示 , 预计到202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至628亿美元 , 但华米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 造成这种局面的 , 恰恰正是此前一路为华米保驾护航的小米 。
一方面 , 小米可穿戴设备从市场份额上来看 , 虽然仍是业内第二 , 但却出现了下滑 , 其份额从2018年的13.10%降至2019年的12.4% 。 与此同时 , 小米在这个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 苹果、华为、三星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 截至2019年 , 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7%、8.3%、9.2% 。 可见小米虽然仍是业内的重要玩家 , 但优势已经不如以往 。
另一方面 , 小米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增速不仅跑输大盘 , 也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
2019年 , 小米可穿戴设备的全年出货量 , 实现了78.80%的增长 , 当年行业的平均增幅为89% 。 苹果、华为、三星同一时期的增幅则更高 , 分别为121.7%、148.8%、153.3% 。
而华米的出货量 , 大部分要依赖于小米 , 小米在市场份额和增速上都出现了下滑 , 华米的情况自然不容乐观 。
至于产品规划 , 华米虽然没有做过过多的解释 , 但华米也已经有了一套既定的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