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芯片破壁:摩尔定律的一次次“惊险”续命( 二 )
摩尔自己在演讲时也开玩笑说 , 如果其他行业像半导体这样发展的话 , 汽车现在应该一升汽油就能跑几十万公里 , 市中心每小时的停车费可能比劳斯莱斯还要昂贵 , 还有可能汽车尺寸会缩小到两寸长根本无法载人……
因此 , 摩尔本人在谈论“摩尔定律”的生命周期时 , 更同意史蒂芬霍金的说法 。 后者曾在被问及集成电路的技术极限时 , 提到了两个限制:
一是光的极限速度 , 芯片的运行速度距离光速还很远;二是物质的原子本质 , 晶体管已经很接近原子的直径(0.01纳米到0.1纳米之间) 。
也就是说 , 摩尔定律想要在当下继续发展 , 工程师们就不得不面临与这两个最基本的自然法则做斗争 。 听起来是不是一个很艰难的挑战?
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难题上 , 就是随着硅片上集成电路密度的增加 , 其复杂性和差错率也会呈现指数级的上升 。
硅材料芯片被广为诟病的便是高温和漏电 。 集成电路部件发散的热量 , 以及连线电阻增加所产生的热量 , 如果无法在工作时及时散发出去 , 就会导致芯片“罢工”;
此外 , 晶体管之间的连线越来越细 , 耗电也就成了大问题 。 而且导线越细 , 传输信号的时间也就越长 , 还会直接影响它们处理信号能力 。 如果电子能直接穿透晶体管中的二氧化硅绝缘层 , 就会触发“量子隧穿效应” , 完全丧失功能 。
要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以亿为单位来雕刻晶体管 , 难度就像从月球上精准地定位到地球上的一平方米一样 , 这种原子甚至量子级别的集成电路焊接与生产 , 就对工艺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边芯片被要求越做越小 , 性能越来越高;一边物理限制又需要晶体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 可不为难死工程师了嘛 。
同时别忘了 , 摩尔定律还被附加了经济色彩 。 除了性能之外 , 成本/价格的同时下降也被看做是基本要求 。
体现到消费级市场 , 就是用户们在每两年 , 用更少的钱买到性能更高的电脑、手机产品 。
但是 , 技术研发投入与光刻设备的更新换代 , 都需要半导体厂商耗费大量的资金 。
生产精密程度的不断提升 , 也需要在制造环节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 一代代芯片生产线的设计、规划、调试成本 , 也在以指数级增长 。
以前 , 生产130nm晶圆处理器时 , 生产线需要投资数十亿美元 , 到了90nm时代则高达数百亿 , 超过了核电站的投入规模 。 按照IBS 的 CEO Handel Jones 的预测 , 3nm 芯片的研发成本 , 甚至将达到 令人发指的40 亿至 50 亿美元 。
为了摊薄成本 , 半导体厂商不得不生产更多的芯片 , 这又会导致单片芯片的利润回报下降 。
很显然 , 半导体企业不可能长期“既让性能翻一倍 , 又让价格降一倍” , 如果18个月没有收回成本 , 就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
更为残酷的是 , 受软件复杂性等影响 , 芯片性能的提升在用户感知度上也越来越弱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晶体管数量增加带来的性能加成是明显的 。 比如奔腾处理器的速度就远高于486处理器 , 奔腾2代又比奔腾1代优秀得多 。
但正如大家所见的 , 进入21世纪以来 , 芯片制程越来越小 , 但用户对性能提升的感知度却不如以往令人惊艳 , 更新换代的买单欲望也能轻易被控制——等待更具性价比的计算硬件 , 锁死了摩尔定律的增长周期 。
曾几何时 , 谷歌CEO Eric Schmidt 被问及会不会购买 64 位“安腾”处理器时 , 对方就表示“谷歌已经决定放弃摩尔定律” , 不准备购买这种在当时看来的超级处理器 。 当然 , 这一决定被历史证明打脸了 。
但也说明 , 即使厂商完成了前期的烧钱游戏 , 也未必能在中短线消费市场上完美收官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5G|苹果12Max震撼来袭,A14仿生芯片依旧强悍,你会喜欢吗?
- 爆料|新款Switch实锤!SoC芯片和机身储存通通有提升
- 手机中国|余承东:正想办法应对美芯片封杀 今年无鸿蒙手机计划
- |瓴盛发布首颗AIoT SoC芯片,吹响万亿AIoT市场进军号
- 互联网乱侃秀|5nm芯片,有EDA软件设计费4000万美元,没有EDA要77亿美元?
- 华为余承东:正在想办法应对美芯片封杀|华为余承东:正在想办法应对美芯片封杀
- 技术|最新《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发布,新增操作系统、密码芯片安全技术
- 华为|华为被升级芯片制裁:联发科却无奈遭殃!备货三千万芯片堆仓库
- 5G|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 华为|芯片限售,5g受阻,困境中的华为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