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新桥恋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学,刻画爱情与现实



快看|《新桥恋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学,刻画爱情与现实
本文插图
有人爱上你 , 如果你说:“天空是白色的 。 ”他会说:“但云是黑的” 。
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写给心上人的告白情书 。 爱情究竟是什么?在诗人眼中爱情是灵感缪斯 , 在画家眼中爱情是独一无二的色彩 , 在普通人眼中爱情是一日三餐后的心跳 , 可是在疯子眼中爱情就是生命 , 是人生全部的光和热 。
1991年上映的《新桥爱人》用另类的角度 , 向我们阐述了一段畸形又浪漫的爱情故事 。 故事讲述了出身军人家庭的富家女米歇尔罹患眼疾 , 惨遭初恋男友抛弃 , 绝望的她拿上画夹、颜料盒 , 带着自己的猫开始流浪 。 路过新桥 , 她在街头偶遇流浪汉艾力克斯 , 并画下他痛苦的模样 , 不想艾力克斯就此爱上她 , 两人发生了一段浪漫又揪心的爱情故事 。
本片并没有延续爱情片的常规母题——灰姑娘、情路难、三角恋三种 。 而是将浪漫的爱情置于残酷的现实之中 , 通过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将爱情的疯狂表达的淋漓尽致 。 电影耗时三年 , 被称为“上帝的恩赐” , 1992年斩获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奖 。
影片由导演莱奥.卡拉克斯执导 , 带着浓浓的“新巴洛克派”风格 , 导演将浪漫爱情与残酷现实相结合 , 给观众呈现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爱情片 。 本文从“新巴洛克派”入手 , 分析影片所呈现的“新巴洛克派”美学特征 , 探究影片的主题 , 解读这部欧洲经典爱情片背后的深意 。
快看|《新桥恋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学,刻画爱情与现实
本文插图
“新巴洛克派”的由来及美学特征应用
①“新巴洛克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电影浪潮
20世纪80年代初 , 吕克·贝松与让-雅克·贝内克斯、卡拉·克斯作为法国年轻导演的开路先锋被评论界取其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并称为“BBC” , 或“新巴洛克派” 。 严格意义上说 , 这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电影流派 。 因为他们在艺术上相互独立 , 但是在某些地方这三人又具有相似之处 。
他们都是成长与影像普及时代 , 不同于前辈导演通过书籍了解故事 , 他们是通过画面来了解的 。 在他们看来画面和视觉是优于文字的 , 在他们的电影中画面优美与否更加重要 , 简而言之对他们而言视觉美比故事情节更重要 。
他们通过精雕细琢的完美画面来吸引观众 , 在影片中运用时尚、高科技器材以及广告摄影的惯用手法来丰富、装饰故事情节 。 电影整体呈现出快节奏、技巧复杂、传统情节再造的特点 。
莱奥.卡拉克斯作为“新巴洛克派”的代表 , 《新桥恋人》情节虽然简单 , 但造型、构图等出人意料 , 给观众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 。
快看|《新桥恋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学,刻画爱情与现实
本文插图
②电影美学:“新巴洛克派”美学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新桥恋人》的“新巴洛克派”美学特征十分明显:导演运用充满个性的镜头语言来表达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
首先 , 影片中纪实风格与造型美学互相融合 , 二者相得益彰 。故事发生在巴黎新桥 , 流浪汉的聚集地 , 呈现在电影中的新桥 , 环境各种脏乱 , 随处都是衣不蔽体的流浪汉 , 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酸臭味 。 男主人公艾力克斯出场时 , 导演运用独特的聚焦方式 , 通过被遮掩的镜头+细节特写 , 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烂醉如泥、衣衫褴褛、面容丑陋的流浪汉;而女主角米歇尔的出场则用了远景——近景——局部细节特写——远景的方式 , 刻画了一个颓靡昏暗、蓬头垢面的人物形象 。
此外 , 导演还利用了大量的空间镜头来延伸、补充故事情节 。 在影片中新桥、巴黎街头、公园、大海等室外空间不断出现 , 男女主人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相爱 。 这些空间都有一个共通点——宽阔 , 导演利用这些外部空间的塑造来告诉观众这段感情是自由的 , 但同时也是无需缥缈的 , 就像这些地方一样可以属于任何人 , 却又不会完全只属于任何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