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看历史2|去世60年后曾孙出任新疆专员,结局如何?,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
文章图片
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历史 , 就一定听说过有一位老人在100多年前抬着棺材收复了新疆 。 经历了一路上的至苦至难 , 左宗棠排除朝中的一切异议 , 将新疆牢牢地掌握在祖国的版图之中 。 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在左公去世60年后 , 他的曾孙又被派到了新疆当专员 , 这样的巧合实在令人惊叹 。 当初左公收复新疆堪称中华之大功 , 而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又在新疆干得怎么样呢?本期的节目就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件历史上的神奇巧合 。
文章图片
左宗棠 , 字季高 , 1812年出生于湖南湘阴 , 是晚清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 , 同样也是洋务派重要的代表人物 , 与曾国藩 , 李鸿章 , 张之洞被人并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 在左宗棠的政治生涯中 , 实干与爱国是他身上最明显的两个标签 , 他一生中的丰功伟绩令世人瞩目 , 而其中最为耀眼的功绩当属收复祖国的边疆重地新疆 , 强力的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 将这块面积占了祖国1/6的土地牢牢掌握在祖国的版图之中 。 要说起这件事 , 咱们就得将目光转到光绪初年 , 那时的清政府已经是内忧外患 , 并且在上层官员中关于国家的防务问题产生了争议 。
文章图片
由于晚清政府在海战中屡屡吃亏 , 李鸿章主张将精力放在加强国家的海防措施上 , 并且在朝堂之上获得了大多数官员的支持 。 但是左宗棠却并不这样认为 , 他主张加强和巩固国家的边塞防御 , 但只获得了几位好友等寥寥几人的支持 。 然而左宗棠的提议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 于是在清政府的支持下 , 左宗棠力排众议 , 拖着一副即将入土的病躯 , 硬生生将清朝的大军带到了新疆境内 , 强势镇压了一众心怀不轨的宵小之辈 。 在这一路上 , 左公为了表示收复新疆的决心 , 甚至命令部下将家中的棺材抬到军中 , 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震惊了朝野 。 而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深深感染 , 提笔写下了那句“任天下之至重 , 处天下之至难”的名句 。 1884年 , 新疆正式开省而治 , 而最大的功臣左宗棠却在第二年病逝于家中 , 享年73岁 。
文章图片
然而到了1945年 , 也就是左宗棠去世的整整60年后 , 历史出现了一幕令人惊叹的巧合 , 左宗棠的一位曾孙左曙萍在这一年来到新疆当专员 。 身为名门之后 , 左曙萍的履历也是十分优秀 , 毕业于黄埔六期的他与臧克家 , 罗瑞卿等人是同学 。 毕业之后 , 他先是担任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馆武官 , 后又成为侍从室第六组组长 。
文章图片
1945年 , 37岁的左曙萍奉命前往新疆担任伊犁专员 , 来到了这片曾祖父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 要说到左曙萍这个人 , 还颇有左宗棠的风采 , 出身于军旅 , 不仅为人聪明 , 处事能力很强 , 而且文学素养还挺高 , 酷爱写诗 。 在20来岁的时候 , 他还与好友汪辟疆创办了《中国文学》月刊 , 写了很多诗歌作品 , 还取了很多的笔名 。 因为十分崇拜曾祖父的风采 , 就根据他当年西征时沿途栽植柳树给自己取了一个关外柳的笔名 , 但是无论是什么笔名 , 左曙萍都没有留下什么被人记住的诗歌作品 。
文章图片
其实大家不难想象 , 那时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 带着一腔的热血前往自己曾经最神往的地方 。 但是很不凑巧的是 , 由于时局的动乱 , 左曙萍刚到新疆 , 伊犁就爆发了战争 。 而身为伊犁专员的他 , 也就没办法前往自己的任所 , 只能停留在乌鲁木齐 , 等待局势的下一步发展 。 直到过了几个月之后 , 时局仍然没有迎来转机 , 左曙萍便改任焉耆专员兼保安司令 。 焉耆是前往南疆的咽喉 , 是一处军事重地 , 因地理优势 , 当地的农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 。 而左曙萍担任专员期间 , 勤政爱民 , 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 也算得上是颇得民心 。 但是由于时局的制约 , 他也干不了什么大事儿 , 只能在促进农业 , 教育的发展上下一番功夫 。 当然在他任职期间 , 也传下了不少的佳话 。
推荐阅读
- 娱乐盘点大剧院|司马小绢讲历史:揭秘古代当铺之间的暗号
- 丹说历史|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姓先祖,后代将相辈出,历史上的小人物
- 小高说历史|为了得到男友的爱,不惜性命,留下感人5字遗言,年轻貌美女毒贩
- 是我历史君|进去10人有9人出不来,600年无人破解,专家:梅花阵,湖南一古村
- 历史的皇宫|外国历史还有四位高皇帝,全部是开国君主,除了中国历史的高皇帝
- 中国青年网|英女子秘密买下有900年历史的古城堡
- 萌小糸说历史|下面人物6选1,你会选择跟谁去盗墓?,如果你穿越成摸金校尉
- 马露聊历史|出身成谜,受宠后乾隆给的封号却令人费解,她近30岁才嫁给乾隆
- 砚武|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 历史图片社|却碾压乾隆的四万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过,刘邦一生只留下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