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读过那种看完了以后深刻改变自己世界观和生活的书 ???
分享一些自己从中受益比较多的书,也算做个总结。也希望对你们也能有所触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印象中大概是小初中左右读到的这本书,当时给了我很大触动 和愧疚,应该算是看了这本书后自己开始打心底愿意努力奋斗。
《从心选择》:读这本书之前,自己考虑问题或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外界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应该算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坚定凡事主要问问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只要自己能很肯定自己愿意这么走,那就这么决定了,不再去太多顾虑和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是说完全不听别人的意见,而是会把这些意见作为一种参考,占的比重不会太大。关键还是自己内心怎么想的
《我们仨》:杨绛先生的书还有照片莫名的能给自己一种踏实和感动。每当自己浮躁不安的时候,就会翻翻这本书,然后每次读着她的书,想着她的经历,内心就能感动很安心。
《我是马拉拉》:生活在和平年代,容易造成假象,感觉好像世界一切平和美好。看了这本书后,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很多小事情显得很微不足道,会觉得之前自己为那么点小事情焦虑不安显得特别小家子气。要知道我们开开心心地长大的时候,另一个世界的小朋友想的是怎么给自己挖一座坟
《世界秩序》+《谁是时间的中心》:当你放眼世界,不再只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方的时候,会对身边很多事情看开,会有种很多事情都不算个事的感受。会觉得特别渺小。会不甘于一辈子就这么在一个地方一眼看到头地过下去了。然后会深刻的体会到全球化的影响是涉及到个人层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新闻,看似只是一个国家的事,其实背后可以牵涉到很多国家。而新闻透漏的信息也是最表浅的,不能单独看这个事件,而需要把这个事件和最近报道的几个事情串起来想。其实本质个人认为就是一种博弈,而分析高手之间的招数以及彼此之间如果接招拆招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重点在里面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的分析。读了这部分内容后自己的感触是之前只是觉得传统教育因为太强调标准化答案,会导致缺乏创新性思考。后面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这种方式的弊端不仅仅在于缺失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的锻炼,而且无形中塑造了听话顺从的人格。然后这种人格就这么从学校听老师的话到成人听老板的话,却很少会动脑先想下老师或老板说的是不是的确有道理,有没有存在哪里需要改进等等问题。缺乏一种参与,主动思考分析的思维,更多的是机械性执行。然后一旦老师或是老板没有给出比较明确指示,就陷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困境。或是就会追问老师或老板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反应过来具体怎么做需要自己去动脑思考。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和死亡的教育很缺乏,平时大家也比较避讳谈论这个。但是越是避讳反而是一种逃避,大胆的直面去了解,明白了以后很多时候反而就不是个事。这本书最关键的是让我更加明白应该怎么看待亲人的离逝。还有就是可以给面对晚期患者的亲人和义务工作人员一种思考。我们应该选择坚持治疗然后患者承受各种创伤和折腾还是选择让患者最后的日子里安安心心地按自己意愿舒坦的走完最后一段路。另一方面当自己老了的时候,跟子女生活和养老院生活的选择。书中老人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内容会给人很多思考。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好的选择可能恰恰是适合当事人的选择。而我们很多时候做的选择其实一定程度上收到传统的影响和担心受到外界议论。却忽视了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尊重当事人个人意愿。
■网友的回复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
■网友的回复
不存在了,越长大,越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影响自己了,并且所有不合理和做不到都是认知的局限和对人性与自然的不尊重,比如说做不到的事情都是因为懒惰,把懒惰视为人性的一种恶,却忽略了最没有意义的事情,终能证明自己不可或缺。
【你们读过那种看完了以后深刻改变自己世界观和生活的书 ???】 我要表达的就是:只有认知能改变你。而认知本身是不可控的。你能做的就是看的更多,经历的更多,没有捷径。
推荐阅读
- 你们听过最装逼的吹牛B案例是啥
- 上海有没有比较正宗的烤肋排,美式那种
- 在寒冷的冬天是啥动力使你们从被窝里爬起来呢
- 说说你们是咋确定男女朋友关系的呢
- 你们手机里都是怎样给恋人备注的
- 说说你们最长的一次手机通话时间是多久
- 你们对喜欢极限运动,并且打算尝试各种各样极限运动的女生咋看
- 怎么样才能成为那种可以把吃的留很久的人
- 假如你是个母亲/父亲,你有两个孩子,你们遇到海难,你只能带一个孩子离开险地,你会选哪个
- 怎样咋看待你的父亲不工作整体在家睡觉上网家里大部分是母亲出钱,到头来你的父亲总跟你邀功你们咋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