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众合科技21年自研历程“彼之所能往者,我亦可往!”
2020 , 中国进入新基建大规模建设元年 , 随着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磅礴兴起 , 自主研发能力、核心技术能力日益成为高新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力 。
众合科技在这一巨大的历史机遇中 , 牢牢抓住了时代的脉络 , 十多年的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 镌刻下“自研”这道命题最生动的答卷 。
从2006年的沈阳地铁一号线的初试锋芒 , 到成都、西安的奋斗过往;从非洲大地亚吉铁路“浙江大脑”首战告捷 , 到阿布贾城轨的系统出海;从重庆四号线的一举成功 , 到杭州、宁波的无限展望……在一列又一列飞驰而过的列车背后 , 一家企业的命运和中国城市发展的脉搏紧紧相连 。
“彼之所能往者 , 我亦可往” , 十多年来 , 众合科技的自研系统从无到有 , 由弱到强 , 给城市深处庞大的轨交网装上了中国心 , 此后 , 这套系统还被带往海外 , 让中国智造真正走出国门 。
众合科技 , 牢记使命、不断迭代 , 完成国家发改委交付的“积极推进和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国产化工作”任务 。
本文插图
谢胜茂:“越是困难的时候 , 越锻炼人”
这是副总裁谢胜茂进入众合的第十二个年头 。
他打趣说 , 他在外企时 , 竞标时常被打败 , 最初来众合的想法 , 就是想看看这家企业在竞标中总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
2008年 , 谢胜茂进入众合科技 。 这个时期 , 正是众合科技在市场上初露锋芒的时候 。
回忆起当年交互项目的“战绩” , 谢胜茂笑说:“08、09年的时候 , 在市场上 , 我们几乎是所向披靡的 。 ”
但拿下项目之后 , 执行却遇到了困难 。 当时CBTC系统关键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合作企业的手中 , 众合主要负责系统集成和安装调试 , 在执行过程 , 经常受到外方的制约 。
系统与国内城市需求的匹配度有落差、问题响应速度慢……都给众合科技的项目交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
本文插图
“我们总是满腔热血地想说要给用户提供一个好东西 , 比如说用户给我提某些需求 , 我觉得我能一个月交付 , 但现实情况 , 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 , 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
在谢胜茂眼中 , 杭州这座城市对于众合而言 , 既是机遇 , 也是挑战 。 研发过程中公司需要大量的软件、硬件人才 ,“公司在用人的时候有很开放的心态 , 只要说你肯干 , 机会都很多 , 成长也会很快 。 ”
众合科技从2008年投入系统的自主研发 , 2012年 , 6个核心产品同时获得劳氏铁路(亚洲)的安全论证 。 在2015年 , 公司自主研发的BiTRACON型CBTC信号系统 , 全面通过德国TUV莱茵的独立第三方安全认证 。 系统的各项功能完全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 , 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
至此 , 众合科技真正做到了整个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 。
谈及众合科技给予自己的改变 , 谢胜茂表示 , 比起刚来时的“不知天高地厚” , 如今经历过公司发展历程的高低起伏 , 见证了公司的成长期 , 众合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中年|众合科技21年自研历程“彼之所能往者,我亦可往!”】边劲飞:
“当初认为3-5年出成果 , 没想到用了十年”
从中铁电化局集团到浙大网新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在边劲飞的记忆里 , 众合的自研之路 , 走得并不是那样一帆风顺 。
边劲飞说 , 大约在2007年到2008年之间 , 外方进行技术合作的模式渐渐遇到瓶颈——后者垄断技术 , 服务价格昂贵 。 合众最初消化吸收外方技术的设想 , 很大程度上落空了 。 也就是从那时起 , 合众坚定了自研的决心 。
推荐阅读
- 薄云|华工科技精密事业群与薄云咨询共同召开变革项目启动会
- 科技|TCL 科技上半年净利润 12 亿 以 10.8 亿美元收购苏州三星 8.5 代线
- 行业互联网|大华股份与大连量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科技创新|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9月启幕
- 中华中学|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调研清帆“AI主动安防”系统
- 人工智能|商汤科技林达华:OpenMMLab助开发者缩短AI项目路径
- 中年|北斗“一张网”可实现全天候、高精度、自主可控服务
- 中年|Python编程语言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
- 中年|谈一谈我的十年机械工作经历
- 中年|弹无虚发的背后,国产弹药质量把关人,精密机床都要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