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重新回到电影院,对电影意味着什么?( 二 )

随着互联网观影的深入 , 人们对于电影的审美或许会从对影像技术的锱铢必较 , 转向剧情方面的深入探索
《调音师》等具备电影艺术气质的微电影 , 让人们感知到互联网观影并不会减损影像的气质 。 同时 , 短视频的开发使年轻人对互联网与影视的界限概念日趋模糊 。 诚然 , 电影依旧具备自己独立的地位 , 且通过不断走向大制作和奇观化来稳固这种地位;受众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喜好 , 也赋予了电影艺术不断开拓的可能 。 然而 , 电影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发展 , 正如电视和互联网之间曾经历的变化:互联网既然能够同电视“联姻” , 就应该具备承载大电影的可能性 。 值得一提的是 , 投影技术的普及正不断削弱电影放映介质间的差别 , 换言之 , 线上线下的隔阂正逐渐缩小 。
疫情以来一批电影上线放映的启示在于 , 即便是在特殊时期 , 民众依然有娱乐文化消费的需求 。 来自受众的需要推动了电影和互联网的勾连 , 同时 , 网络观影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大银幕营造的独特兴奋感 。 这一变化给电影创作带来新的要求——互联网更看重精致剧情及内容表现等电影本质的呈现 , 而忽略对大场面和大制作的追求 。 随着互联网观影的深入发展 , 人们对于电影的审美或许会从对影像技术的锱铢必较 , 转向对剧情方面的深入探索 。
回到互联网和电影未来关系走向的问题上 。
我们必须承认 , 电影首先是属于银幕和影院的 , 但电影也不应排斥互联网存在的事实 。 坚守影院与结伴网络未必不可兼得 , 也许还是电影行业未来无可回避的方向 。
从互联网电影的售卖 , 到介入大电影大制作的投资 , 利益回报法则在线上线下并无差别 。 受众对不同观影方式的宽容态度 , 也将推动电影行业效仿此前与电视之间的互动交替 , 形成线上线下的相似局面 。 谁敢说在互联网势如破竹的当下 , 电影行业还会因循守旧 , 墨守陈规呢?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 , 影院依然是电影艺术的首要舞台 , 电影的艺术创造和奇观效应仍然要依托影院来实现 。 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 , 互联网和电影院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由投资融资、大众传播、线下互动等角度重新设计 。 比如借助互联网来实现线下所需的宣传效应 , 让电影和网络成就多渠道的双重收益 。 可以预期的是 , 电影的艺术表现也会随之变化 。 在网络上 , 电影作品的重中之重将不再是技术的呈现 , 而是剧情的魅力 。 与此同时 , 人们对于电影依赖线下影院的固有认识也将不断削弱 。 无论是在互动宣传的创新上 , 还是在收费形式的改变上 , 电影和互联网都必然要发生不可回避的联系 。
由此看来 , 电影行业与其被动妥协 , 倒不如主动出击 , 触发更长远、更大规模的发展 。 也许到那时 , “电影”依然是电影 , 作为影像艺术中精致性的代表不会改变 , 在此基础上 , 电影或许还将发掘出扩展自身影响的魅力所在 。 影像的社会效应 , 才是我们讨论互联网与电影的关系时首先要考虑的要素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或许会有更为开阔的思路 。
电影属于影院 , 但不止于影院 。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观影需求 , 是当下电影人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
文汇网|重新回到电影院,对电影意味着什么?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周星
图片:搜狐网 豆瓣
编辑:陆纾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