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AI芯片第一股”凭什么


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AI芯片第一股”凭什么
本文插图
从5亿天使估值迈向1000亿市值 , “AI芯片”第一股诞生 。 投资人揭秘寒武纪:第一天 , 他们就想好了一切 。
采访 | 王雷生 李碧雯
文|《中国企业家》采访人员 刘哲铭
编辑|李薇
沸沸扬扬的会议室忽然安静下来 。 元禾原点合伙人乐金鑫突然发问:“现在是30年前的英特尔摆在你面前 , 投还是不投?”
这是发生在3年前元禾原点内部讨论会的一幕 。 作为寒武纪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 元禾原点投资寒武纪一年后 , 后者的估值便翻了十几倍 , 迅速成为了一家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 , 几乎成为中国早期投资的新“神话” 。 喜悦的同时 , 是否继续跟投成为困扰元禾原点的重要问题 。
不过 , 面对千亿市值的机会 , 没有投资人能拒绝 。 元禾原点内部达成一致:继续跟投!
2020年7月20日 , 一路陪跑寒武纪的投资人迎来回报 。
资本宠儿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 , 顺应芯片的热情浪潮成为“AI芯片第一股” 。 上市首日开盘上涨290% , 市值突破1000亿元 。 而就在四天前 , 中芯国际回A股并造就了另一个神话:开盘即大涨246% , 市值突破6000亿元 。
“一级市场的资源不足以再满足像寒武纪这样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了 。 它必须要从更大的市场获得腾挪的空间 。 ”松禾资本合伙人袁宏伟坦言 。 寒武纪一路狂奔下来 , 不停歇的补给和输血成为共识 。
寒武纪在回应首轮问询时 , 也毫不忌讳未来的“烧钱”计划: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仍有其他5~6款芯片产品需要进行研发投入 。 参照募投项目的研发投入 , 单款智能芯片及系统的研发投入约在6亿元左右 。 除了芯片研发本身 , 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IC工艺、芯片、硬件相关的公共组件技术和模块建设 , 未来3年计划投入资金3亿~4亿元;同时公司也将进一步加强跨芯片的基础系统软件公共平台建设 , 未来3年计划投入资金3亿~4亿元 。
和过会当日一样 , 乐金鑫的微信炸开了锅 , 恭喜与祝福之多 , 宛若新年 。 作为早期投资人 , 乐金鑫同样清楚 , 科创板是国家的智慧 , 让这一类的公司能够喘息 , 能够有良好的营养补给 , “其实 , 对寒武纪来说 , 任重而道远” 。
的确 , 寒武纪依旧面临一系列质疑 , 如 , 告别华为后何去何从?持续亏损问题如何解决?技术实力是否有望支撑高估值?
“短期的估值我不担心 , 甚至短期的这种一二级市场倒挂我都不担心 。 ”袁宏伟说道 , “关键在于寒武纪能否在自己的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 并且扎扎实实把整个领域做起来 。 如果芯片能做得跟英伟达一样 , 将来的市场不可限量 。 ”
短期之内 , 这个关键问题很难有答案 , 特别是当一家公司选择沉默时 。 如果说造车新势力比的是谁更高调 , 在芯片领域 , 创业公司们暗中较劲的似乎是谁更低调 。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创始人陈天石、陈云霁两兄弟几乎不对外露面 , 寒武纪也被贴上了“神秘”标签 。
从龙芯到寒武纪
乐金鑫犹豫片刻 , 冲回了会议室 。 楼下的出租车原本要在15分钟内 , 把他送到苏州火车站 。 另一边 , 陈云霁正匆匆收拾行李 , 即将赴往下一个行程 。
“没聊透 。 ”陈云霁带来的兴奋不已的大事 , 让乐金鑫决定改变行程 。 原本半小时的会面被延长至午饭后 , 乐金鑫惊讶地发现 , 从宏观环境到商业计划 , 这两兄弟已经想好了一切 。
“他们不像我们以前看到那种院士创业者或者说学术创业者 , 曲高和寡 , 不懂商业 。 就算他们没做过商人 , 他们商业的敏感度让我认可这样一个团队 。 ”乐金鑫这样回忆他与陈云霁的第一次见面 。
与陈云霁、陈天石两人深深挂钩的是技术 , 他们曾主导研发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 陈云霁曾是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 , 他曾公开表示 , “没有龙芯 , 就没有今天的我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