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马|厨联网能否成为生鲜市场的终结者?

生鲜市场被称为“互联网未能攻克的最后堡垒” , 有“创业者坟墓”之称 。 但生鲜市场特有的高频刚需衍生的庞大流量 , 像金矿一样 , 吸引者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前仆后继 。 同样 , 不甘心的还有大量投资机构 , 他们若错失“生鲜幼角兽”将成为职业生涯不可承受之痛!
回顾生鲜市场数千年发展历程 , 可概括为四个形态:农贸市场(农耕时代)——生鲜超市(工业时代)——跑腿送菜(互联网时代)——自售生鲜(物联网时代) 。
生鲜之难 , 难在保鲜 。 生鲜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有三项:房租、人工和损耗 。 其中损耗是生鲜行业特有的成本 , 导致生鲜产品不能像其他食品那样储存、流通 , 从而造成“买菜难、吃菜贵”的民生痛点 。 30年来 , 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菜篮子工程 , 但无一成功 , 既便万能的互联网 , 也无可奈何 , 其原因就在于:同时砍掉这三项成本 , 仅靠传统技术与手段几乎不可能 。 比如 , 互联网卖菜 , 它解决了订单问题 , 却未解决人工成本;社区拼团卖菜 , 可以避开房租 , 但它未解决团长、获客、快递、寄存等问题;社区连锁店卖菜 , 实际上又回到了实体店状态 , 呆萝卜的倒闭已经证明此路不通 。
究竟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同时消除“房租、人工、损耗”三项成本呢?若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 那么实体生鲜店就无法被拍到沙滩上 。
创业者自然想到了无人零售 。 无人售货机原本定位于百货快消品 , 但因快消品在中国不存在痛点 , 2016年“新零售”风口一过 , 便偃旗息鼓了 。
无人售货机增加保鲜功能 , 是否就可以销售生鲜呢?理论上讲 , 是可行的 , 但问题在于“保鲜”如何做?保鲜技术有很多种 , 常见的就有冷藏、冷冻、真空、臭氧、氮气、二氧化碳等 , 但这些技术大多不适用于柜机场景 , 稍微能用的可能就是低温冷藏技术 。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 传统的冷藏技术能满足生鲜展销的需要吗?包括家电巨头在内 , 很多冰柜生产企业都在新零售的风口之下 , 推出了新产品——社区生鲜售卖柜 。 在冷柜的基础上 , 装配传感器与电子锁 , 借以实现社区居民自助购买 。
2019年 , 多个品牌的社区生鲜柜推出 , 但市场反应平平 。 进入2020年 ,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 , 令生鲜柜瞬间成为全国“宅民”关注的焦点 。 社区买菜 , 扫码开柜 , 自选商品 , 关门扣费 , 让很多消费者心生好奇:怎么称量?怎么付款?一时间吸引了无数艳羡的目光 。
其实 , 生鲜售卖柜与无人售货机并无两样 , 唯一区别是在货架下面 , 加装了一个传感器 , 采用感应称重方式实现实时计量 , 至于扣费方式 , 更是简单 , 事先让消费者开通小额免密支付 , 就能实现“后付费” 。
i黑马|厨联网能否成为生鲜市场的终结者?
文章图片
社区生鲜售卖机一般由4-6节生鲜柜组成 , 可同时售卖80-100个品种 , 基本能满足老百姓的高频刚需 。 新鲜 , 便宜 , 无需预订 , 随到随取 , 其成本优势与用户体验 , 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卖菜 , 截和[hu]送菜骑手 。
社区生鲜柜在全国的快速普及 , 抢走了很多传统生鲜市场 , 照此发展下去 , 不出二年 , 全国就有可能成为生鲜柜的天下 。 但令人奇怪的是 , 目前很多投资机构 , 仍然抱着“看不上、看不懂、不想看”的心态 , 处于麻木之中 。 笔者在此提醒 , 物联网时代真的来了 ,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万能的 。 错过物联网生鲜赛道 , 将羞称天使 。
【i黑马|厨联网能否成为生鲜市场的终结者?】现在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每个生鲜柜的硬件配置与运营模式各不相同 , 谁将成为社区智能生鲜塞道的领跑者?
笔者 , 收集了全国销量与性能排名靠前的三款生鲜柜 , 为避免纠纷 , 现分别以地名表示 , 选择秦皇岛、广州、北京三个厂家进行对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