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咋形成的,怎样判断和应对呢( 五 )


幼儿退缩,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发展危机”,它可以被温柔地对待,通过精准定位诱因、选取温和干预手段等等方式,将其化于无形,也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也可以不理它,把问题交给班主任老师,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能搞得好的,我研习别人的见解的时候,就看到许多幼儿园老师、小学班主任,在客串心理治疗师,前来分享他们的处理经验,讲出来的东西,其实比那些动辄这个心理那个理论的分析师们,更有力量,也更值得借鉴。
幼儿退缩,也有没被处理好的,带着这类问题一直到人格成型,就演化成“回避型人格障碍”。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幼儿期其实没退缩,仅仅是某些问题没有彻底处理好,心态、品性等等,不够稳定坚实,在之后的成长历程中,遭受大量挫败、打压等等,演变成回避型人格障碍。因为其心理机制,也是“回避、退缩”,其表现与幼儿退缩极其类似。以下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
(1) 害怕批评、反对、拒绝,抗拒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
(2) 除非能确定他人会喜欢自己,否则不愿与之打交道;
(3) 因为害羞,害怕被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关系;
(4) 沉湎于在社交场合中遭到批评或拒绝的想法,经常幻想自己在公众面前有完美表现;
(5) 不爱参加有陌生人的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觉得自己表现不好;
(6) 认为自己社交笨拙,个人没有吸引力,比别人差很多;
(7) 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认为会因之难堪。
(注:)表现为以上4项及以上的,可认定为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关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相关研究其实是很充裕的,引起相关障碍的诱因,目前认为有以下四大类别:
(1) 生物化学方面异常;
(2) 有易患病的基因;
(3) 习得性恐惧;
(4) 令人不安的思维方式。一般是外部嘲笑、训斥等,引发屈辱感,被内化后,就不相信自己会被认可,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
评定为“人格障碍”,就说明患者年龄满16周岁,一般认为,到了这个时期,人已经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能力,所以,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处理方式,与幼儿退缩完全不同,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关键是推翻“他人优于自己”这个非理性信念;
(2) 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
(3) 积极的自我暗示;
(4) 如果是人际交往领域的障碍,可以考虑系统脱敏疗法,逐步走出原本的舒适区。
【总结:】
通过解析,我自己有点个人的想法。
幼儿退缩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感觉是一种“被动获得”的心理困境,当事人在其中是并不乐享的,更多的是“我也不想这样,但我那些美好的期许,总是被某种莫名的力量限制住,无法实现”这种感受,并为此觉得痛苦,而且这种习得性无助,是针对那些陌生人,最起码是不太熟的人。
而回避型依恋,看起来是当事人自己主动选择了这个策略,这个策略也有很多局限性,让人不那么满意,但在当时当下,这种策略是合理的、成功的,所以在后期,当其中较为严重的患者,在亲密关系中出现各种障碍的时候,如果聚焦于当时候倾诉的各类“身不由己、不得不如此”的个人感概,反而离问题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也很难收到成效。而其中的病态,也往往是针对最亲近的人,在于陌生人、不太熟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这些人反而表现很不错。
因此,我倾向于将这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至于所谓的“回避型依恋型人格障碍”之类的说法,我觉得纯粹是来搞笑的,能提出这种归类,就足以证明,对此完全不懂。
■网友的回复
就像,“很多人觉得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亲吻和孩子们,也许是这样,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我想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
又像,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您避免了一切开始
■网友的回复
谈回避型人格就仿若是剖析自我。
回避型人格如同一个黑洞,它对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出现过大剂量的不自信,颓丧作天作地是最大的消耗品,最后再用那句“我们的情份就这样了罢”的句式,大致上情份也到头了。这种人格也像是时代病,假性依赖假性爱恋,看似能在各种双向关系中存活,但也矛盾易感过于自我。这种人是极易被他人的圆滑而击溃的,他对于别人八面玲珑外表下的不屑、无谓、优越感还有那自以为是悲悯和同情看的很清楚。虽然理智上告诉自己,人之常情,我不该怨你,可感性上还是心有芥蒂,最后只能怪自己。同样这种人格也是一个贪心的人,嗔笑怒骂都是套路。别人的爱与关心仿若春天的柳絮,明明已经攒了软绵绵的厚厚一层,可是半点火星顷刻间便全烧光了,千方百计地谋求占有,可安全感还是没能多维持一秒。世路多崎,亲密关系更是难能倚靠。
当“原生家庭”这个词遍布互联网后,我一度不想把所有负面的影响归咎于原生家庭,但潜意识有了“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我难道不是第一次做儿女吗?”这个反问句。他们的性格和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在个中教育过程中他们的偏激就如同一阵寒风看似很轻却很凌厉的吹了过去。
可,真的吹过去了吗?
父亲是极度情绪化的人。人到中年,他依然会因为他做完一餐饭我未曾去拿碗筷而面露不悦,我坐在饭桌上的每一分每一刻都异常煎熬,一餐饭如鲠在喉只期待他赶紧结束用餐。倘若这时我多吃了些,他倒会面露喜色不少,连同语气也轻快起来。某一天,我主动去拿碗筷,他在厨房做饭,看着我拿碗筷他依然是怒气冲冲没个笑脸,一餐毕我收拾了残局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又在客厅嚷着让我去吃削好的水果。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很疲倦。他的恶言恶语威力甚是惊人,也让我由身到心倍感恐惧。幼时被打过很多次凶过很多次,原因无非是出去玩把衣服弄脏了饭吃少了...这些个记忆被过度曝光回忆我总以为已经是能和朋友笑谈的一段童年回忆,但事实上,在谈笑风生的那个瞬间确实缓解了内心的落寞,但它们很快又聚在了一起,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过这是不是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在他的面前是是一个极端守序甚至到怯弱的人,从来都避免争执和冲突,也许对他而言这只是我听话顺从的一种表现。现在的我和他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大抵是距离产生美吧,但那些过去就过去了吗?也许在他看来那些只是生活中不堪一击的小事不值一提。虽然总的过去,到后面即便是无法想起但我也无法忘记。所以除了早日离开,没有别的更好的解决途径。可为人子女,怎么能忍心长久地飘荡在家庭之外,人一旦成年,与父母相伴的日子便屈指可数,在出走和回归的倒计时中,我心如刀绞。
啊,杨千嬅怎么唱的:
“从此心底泼墨水 若有背影己淡黄
早己淡忘 何故到这晚会有眼泪
想起每片热泪 各有各色彩寄居
无需身份默许 让记忆有时去追
有时后退 有时昂然面对”
■网友的回复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什么特征表现。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依恋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我先简单解释一下,所谓依恋,指的是婴儿和她的养育人之间,一般是父母,所形成的一种感情上的联结,这种联结模式形成了之后,会影响到婴儿长大之后的行为。
那这种人格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经过上亿年的进化,人类婴儿依赖他们天生的敏锐觉察力才得以存活下来。当婴儿不能感到安全的时候,他们会调整和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适应这个不安全的养育关系或者生存环境,这个可以理解为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你对于一个你感觉总是靠不住的人,你会让自己不再去依靠他,因为对你来说,不断依靠一个并不能真正被依靠的人,轻则会耽误事儿,重则会带来愤怒,痛苦,失望,悔恨,羞耻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到你的存在感,越是你不得不保持亲近状态的人,就越是能在他们靠不住的时候伤害到你的根本安全感,你只有停止去依靠这个人,你才会感到更安全,更稳定。
之所以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是因为婴儿和你还不一样,婴儿太弱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养育关系多么不安全,他们依然需要依靠那个养育人才可以存活。这种依附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婴儿和养育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不可改变,养育人的否认和忽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比如养育人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生活时,指责和怨恨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回避型依恋人格会更容易体会到羞耻,仿佛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自己的需求都是给别人添麻烦,大多数时候这些孩子会更早学会懂事,学会乖巧,以至于成年后他们更容易看起来非常独立,甚至很能干,但在感情中却总是承受痛苦。
再比如养育人习惯否认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关爱,因此对孩子的需求,尤其孩子表达的情绪信号反应迟钝,当孩子脆弱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们很难注意到并作出回应;在临床工作中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这一类养育人常常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受到其他毒性压力的伤害等。
再比如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就会非常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信号,通过闹觉,挑食,大哭,怕生人,难以融入新环境等等来表达自己的安全感匮乏,这些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养育人无法无视,这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抱怨的痛苦之中,觉得怎么自己这么倒霉养了「不省心」的孩子,将自己的痛苦归罪于孩子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被准确的理解,被及时的回应,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痛苦/恐惧情绪可以被父母感知,他们自己想要做出的尝试可以被真诚的鼓励,平静的引导,ta 就拥有了安全的依恋模式。这让他们在人生初期体会到强大稳定的安全感,也因此可以全然真实的存在于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中,对于他们来说,亲密的就是安全的。
反过来说,当安全依恋不能建立的时候,情绪表达和心理需求就被压抑和扭曲,这时亲密的就是不安全的,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些距离,比如不能耍赖,不能撒娇,不能不乖,要吞下委屈,忍住渴望,才能一直表现为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而那些不能被父母接受的情绪和需求就不可以表达,必须回避。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保持了疏远和回避。
回避型依恋的小孩因此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爸妈不亲近,不会撒娇,事事努力,即使有什么需求也都不会去麻烦爸妈,但成年后,尤其是进入亲密关系和他人共建家庭后,经常感到痛苦和困惑,对于他们来说,朋友或伴侣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不理解,甚至喘不过气来。当自己被生活挑战,实实在在需要去体会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时,又往往是极其陌生和可怕的。
回避型依恋人格有这么几种典型表现。
第 1 种,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回避型人格障碍:不想面对而选择回避。
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对心理的无知问题。
比如,你是谁?谁在回避?为什么回避?都无知,因此,猜测是回避。
这个现象叫【自我认知缺失】。不是回避。而是对从小对自己能做什么,能力有多少,总是无法去尝试。父母不让或尝试不多,因此,对自我的整体把握不足。对新鲜事物,就信息不足。表现为信心不足。这不是回避,而是不敢。
也不是什么障碍。而是不知道如何做。
从小,特别野的孩子,各种都尝试,就不会存在这种什么回避。而往往温室里花朵,经验不多的人会出现各种回避。
对于心理真相的了解,才能一针见血,立刻见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