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咋形成的,怎样判断和应对呢( 二 )
在一个集体主义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你自己去选择完全过自己的生活,这个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你去这样做了,你依然背负着你天生所属的家人、你所属的社会关系对你的评价,所有这些评价都会被你背负起来。
我们常常体会到极度的焦虑,惴惴不安,总觉得自己还不够,一定要去尝试再去做点什么。即使心中是很痛苦的,自尊心常常是感到很脆弱的,也很想要逃避任何和他人有关的这种关系,但我们往往在集体文化下不会这么做,所以表现出来的就不会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而更多的是焦虑型人格障碍。
那么回避型人格障碍或者说畏惧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研究显示其实是既有天生基因的作用,又有很多后天成长环境或者养育方式影响。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每天醒来,觉得不想起床,不想出门,出门要洗漱,化妆换衣服,好麻烦...其实这个很正常,毕竟我是个标准的宅女。
但是如果面对必须做的事情,还是感到麻烦,例如下周有个重要的考试需要充足的准备,实际上却觉得复习好麻烦结果拖到最后才临时抱佛脚;例如本来应该好好准备参加工作面试,因为很麻烦所以只是仓促应付了事...这就不得不注意,自己是否出现了回避型人格的倾向。
"感到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对生活中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虽然说感觉活着很麻烦,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去死的地步,因此采取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常见状态。
■网友的回复
罗颢译:082 人格障碍——回避型
■网友的回复
整个形成机制有点复杂,主要因为它是连续多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障碍,合力形成的,其中“退缩、回避”是核心特征。
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
如果不算基因带来的先天影响,关于最初的心理发展,已经被一些搞理论探究的人,推回到了胎儿期。人们发现,足够大的胎儿,在子宫中,就已具备对外部的感觉能力,有时甚至能做出一定反应。但这种感觉,其主基调很明显是“凡我所需,都自然而然全部被满足”的无欲无求状态,没什么探究价值。临床上做心理疾病的分析诊断,也会涉及“是否足月生产、孕期是否有异常、母亲是否有药物依赖”等等信息,但目的是为了探究新生儿的生理指标,而非胎儿的内心世界。我们大概可以如此认为:胎儿期的感受,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达不到“形成感知、形成理解”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范畴。
第一个被广泛讨论的“感知觉原型”,是分娩之痛。如果是顺产,小婴儿面临双重打击。其一,是婴儿还没长好的颅骨,会被夹一下,使之变形,更闭合一些,这对母婴双方来说,都可谓是平生最强烈的生理痛苦。其二,是婴儿被迫离开温暖、熟悉的子宫环境,掉进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中,并且,需要立马开始用肺呼吸,需要逐步靠自己调节体温等等,这也是令人不快的体验。弗洛伊德认为,这种“令人不快的体验”,是今后人们感受到“各种要死要活的痛苦”的原型。但此一说法无法验证,因为初生的婴儿无法汇报他的感受,因而广受质疑。但也无法被推翻,因其假设合理、逻辑严密,能很好地解释一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心里神经症。
降生之后,因为没有了脐带和羊水,婴儿很难再体会到“凡我所需,均自然被满足的无欲无求状态”,其大部分需求,虽然也属于“预先被很好地满足”,但确实有一小部分,是难以做到“每回都被完美满足”,比如饿了想吃奶、想被触感舒适的东西包围、排泄后捂得难受、冷了/热了觉得不舒服等等。婴儿会本能地采取一些更为主动的策略,来适应新形势,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哭。通过嚎哭,婴儿在努力地表达一个讯号:“我身处的世界出了问题,现在这样子是不对的,这令我非常不舒服”,尔后,果不其然,问题会被处理掉,奶水来了、屁股干爽了、抚摸来了等等,婴儿就会停止嚎哭。除了嚎哭,婴儿也会慢慢摸索其它的互动方式,但宗旨都是一样的:对外传达信号,并要求作用于眼下的困境。
新生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感知不到自身的存在,他们照镜子的时候,会觉得世界里混进了奇怪的东西。但他们能感觉到很多东西,比如自己的手脚、身边的哺育者、奶嘴、布偶、小玩具等等,但凡可以被触摸、被见到的东西,他们都会对之有感觉,但相关的感觉,是碎片化的,还不能被整合进一个个独立的“意向”之中,而是全部糊成一坨,构建成了对于“我”的很模糊的感知,这种感知,不区分内部外部,不区分我和他人,全部被归入“对我和我的世界的感知”之中。
在这种感知模式下,“我向照料者发出讯号,照料者帮我解决问题”这一事实,就被婴儿理解成了“我对世界发布号令,世界变成令我舒适的样子”。这种经验多了之后,婴儿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全能自恋”心理,觉得自己一动念头,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做出调整。全能感,当然是幼稚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在长大后,人们追求有所成就的欲望、面对艰难挫折时的自信与豁达等等,都与全能感在后期的发展,密切相关。
婴儿期没有“概括性认知”能力,所以无法形成独立的意向感知,那么,凡是能感受到的东西,都模模糊糊地混在一起,囊括在“包含自身在内的全部世界”之中,对所有东西的感受,都影响着对这个小世界的感受。按照埃里克森的探究,婴儿在前期,会反复地体验到两种极端的感觉。如果婴儿发出的讯号,被很好地回应,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友好的,是会遵从他的意愿的,进而对“包含自身在内的小世界”产生信任感,认为自己的心意能被很好地接收,并获得良好回馈。如果讯号不被回应,或者出现延迟、错误回应等等,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友好的,充满恶意,虽然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恶意,但它就是有恶意,令自己停滞在不舒适的状态的里边,且无视自己反复发出的意愿,在这种时候,婴儿会恐惧,会有无力感,对能感知到的一切,充满怀疑,觉得一个“可控、友好”的世界,是难以达成的,甚至压根就不存在。
信任感和怀疑感,会交替出现,反复捶打其稚嫩的小心灵,久而久之,婴儿会以某种解读,来平衡两者。如果这种解读,是偏向于“信任感”,则他会认定,整个世界是“可控、友好”的,其中的不良回馈,属于偶发现象,是短暂性的,不影响大局,这种偏向逐渐被固化以后,人会莫名地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满怀美好的期待。
如果解读是偏向“怀疑感”,则他会开始认定,世界是“恶毒的、不可理喻的”,虽然其中也有许多愉快体验,但都不可持久,会被粗暴地打断,关于世界,关于未来,婴儿更多地会萌发莫名的无力感、绝望感,关于当下,则时常处于不可理喻的惊慌、焦虑之中。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种感受,是非理性的,当这种倾向被固化以后,人会下意识地去认同一些更支持这种倾向的观念、论点、事例,而对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例、观念充满抗拒、质疑。当人遭遇了某个事,对事情的解读,本来可以是多方面的,但这些人往往满脑子都是“比较丧”的解读,解读越多,事情就显得越丧,反而能印证他们一开始的看法就是对的,这种滚轱辘转的自说自证,极难被打破。即便当人长大后,理性思辨的力量越来越强,也经常在这种倾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理性反而会被这些莫名冲动所裹挟,变成论证其合理性的工具。这种人,就是消极悲观的,充满绝望的。
【啥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咋形成的,怎样判断和应对呢】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讲,婴儿前期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从而形成“希望”品质。这个历程,是在曲折、反复中动态演进的,大都在婴儿七个月大的时候,初步显出结果。婴儿需要对“愉快的和不愉快的体验”进行解读,当其所采用的策略、应对,以及最终形成的基本心态,是强硬的、粗暴的,并且严重脱离其实际处境的时候,就会显出各式各样的病态。
一般认为,不愉快体验所带来的无力感、绝望感,是婴儿幼小的心灵,所不能承受的。关于“世界不受意志所左右,自身被长时间阻滞在不舒服的状态”等等处境,婴儿需要形成某种解读,并在这种解读的指导下,做出应对。
最多见的是积极应对,认为这不合理,持续地想办法,释放信号,要求不舒服的处境被处理掉,这种小孩,也不少哭闹,但整体属于比较好带的,因为其每次哭闹,都有明确目的,在问题被处理掉以后,就会停止哭闹,表达出“愉快、放松”的情绪。
而另一种情况,是婴儿开始适应这种“时常不舒适的处境”,将其认定为,是频繁出现的、合理的一种状况,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充满变数,不可控、不可理喻。因此,任何舒适都是不长久的,而痛苦也是不长久的,只需忍过去就好,最为关键的是,即便想对此做点什么,即便释放了信号,也往往不被良好回馈,跟什么都不做是一样的。这看起来是悲观消极的,但本质上是一种积极适应的心态,要让其中坏的事情,从无法理解、不可理喻的状态,变成可以理解、可以忍受。
这就等于说,由于频繁遭遇不好的处境,婴儿迫使自己,提前找到某种办法,采取某种策略,来理解、适应、接纳,所能感知的世界中的“坏的部分”,并慢慢练习,与之做伴。这种策略并不复杂,但小婴儿无法对外汇报其内心感受,所以难以探究,不过,当它在未来人生路上,时不时冒个头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被察觉,无非就是“以高度戒备的姿态,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无法预测的挫折打击,并认为,世界的崩坏,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
在这种预判之下,婴儿会很不安,为了应对这种不安,重新获得安全感,他会把“自身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领域”收缩起来,以“可控、不可控”为标准,将世界分成两个圈子,并让他们相互对立。形成对立以后,外部的那些不可控的存在,在感受上,就离自身越来越远,其中的坏,也愈发地与己无关,自身只是很被动地在承受这些坏。与此同时,在感受上,最为核心的自身,还是好的、安全的、可控的。尔后的任务,就是在这种心态的催使下,尽可能多地,去理解外部的好与坏、有利与有害等等,针对性地调整内部的应对姿态,让自己越来越安全。
哺育者是个重要存在,在婴儿还没有意向概括能力,不能区分你我、内外的时候,关于哺育者的一切所知,自然自然地归于“我的小世界”的模糊感知之中。如果小世界里没有对立,那么,哺育者与“感知这一切的主体”,就是浑然一体的,这是最具备归属感的无间亲密。但是,如果这个小世界里,开始发生对立,而造成这种对立的诸多的“坏”,往往最终都会被归咎于哺育者,很自然地,关于这个哺育者的存在,就会被划归到“外圈”,也就是蕴含着各种坏,不值得信赖、不值得期待的那部分,不但不值得托付、倚仗,反而需要被好好地审视,谨慎地应付。
到婴儿七个月大的时候,他感受、认知所有东西的方式,开始出现“套路化”,学术上称之为,形成了“认知格式”、“认知模式”等等,通过视、听、嗅、触等,获得的外部信息,需要通过这种格式来被理解。这个时候,婴儿开始表露出对于“熟悉感”的强烈需求,因为,一些陌生的、无法被现有格式所理解的人、事、物,会让婴儿感到不舒服,感到焦虑,除非这些全新的存在,是缓慢、逐步地进入婴儿“已然形成模式的世界”。这是婴儿第一次感受到“焦虑”这一高级情绪,又因为焦虑的对象,是针对特殊的、最为亲近的人,这又被认为是“人类第一次爱意的表达,爱的能力的萌芽”。这会同时表现为三个方面:对母亲的依恋,对母亲的分离焦虑,对陌生人突然出现的焦虑。研究显示,婴儿早期的经验,决定着依恋的对象、性质、强度等等,但所有婴儿都会本能地表现出依恋。
其中的一种依恋模式,被定义为“回避型依恋”。在“陌生情景实验”中,此类婴儿,当母亲离去时没有感觉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也不会主动迎接,甚至躲避母亲的拥抱,一般认为,对此类婴儿,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他们可以达成,在某个环境中“自娱自乐”的状态,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连结,即便有也是很微弱的,所以又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为了更好地解读婴儿依恋,需要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心理安全基地(又称“安全岛”),这也跟未来“心理舒适区”的概念密切相关。人总是会依据诸多经验,下意识地认定,居于某种处境,是熟悉、可控、值得信赖、值得期待的,能触发这类积极感受的“所在”,会让人觉得安全、舒适。对于七成的小婴儿来说,安全基地的所在,与母亲是否在场密切相关,母亲在场使儿童感觉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环境中积极探索和操作,并经常与母亲保持目光接触和语言交流,对母亲短暂的离开,或者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反应,当母亲返回时会热情地主动迎接,这种依恋关系是稳定健康的,也是大多数婴儿的依恋模式。
然后问题来了,那些无依恋婴儿,他们是如何获得安全感呢?很明显,他们的“安全基地”的存在,已经与哺育者没啥关联,因为哺育者,已经是个令人彻底失望的存在,被划分到“外围”,不值得信赖,当然不可能把安全基地,与之进行关联。而他们也确实能在陌生环境中自己玩自己的,那他们必然是采用了某种方式,与“母亲”无关的方式,获得安全感。
推荐阅读
- 啥是奥坎,奥坎材质咋样
- 我觉得自己是坏人,我想改变,想有健全的人格,33岁了,会不会太晚,想死,嫉妒自卑加焦虑抑郁。?
- 啥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男?
- 怎样自己进行人格分裂
- 啥是舒服,舒服的表现是啥为啥寡人感觉很累
- 高中女生有表演型人格障碍,咋办
- 本人女,大三,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带男朋友回家,父母不让同居而且进行人格羞辱咋办
- 应该告诉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可能有这个依恋模式吗和回避型依恋的人应该怎样相处
- 春天为啥是交配的好季节
- 会生活到底啥是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