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缺口达30万,月入30k技术人才难觅,这份报告揭秘国内AI人才现状( 三 )
三
人才供需区域不平衡:发达区域人才集中 , 反之减弱 除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在技术方向和岗位职能上的差异之外 , 在中观层面 , 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在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区域集聚效应尤为突出 。
报告调研了2224家企业 。 这些企业多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三大人才集聚地 ,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也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 据报告数据显示 , 这些区域的人才需求规模占全国总需求的90.9% , 人才供给规模占全国总供给的82.9% 。
本文插图
全国主要区域的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求职人才意向的区域情况
相比之下 , 其他欠发达的区域人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 , 侧面反映出人才供需区域的不平衡 。
四
从供需端破解人才供给不平衡难题
无论是微观层面的技术方向与岗位人才供给不足 , 还是中观层面的区域供给不均 , 导致当下人工智能行业30万人才缺口的背后 , 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 中国是否真正需要如此庞大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以及 , 如何持续不断地供给优质的人工智能人才?
实际上 , 需求量最多的莫过于 , 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企业队伍 。 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作为技术提供方 , 亟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 , 以增进企业自身的技术竞争力 。
与此同时 , 在传统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 , 各类企业作为产业需求方 , 需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应对产业升级转型 。
从需求端来看 ,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下 , 各行各业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发展到高关注、高需求的阶段 。
从供给端来看 , 当前人才供给来源主要有两类 , 一是院校人才培养 , 二是行业人才存量积累 。
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 , 虽然我国自2017年来 , 大力支持开展以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培养 , 但当前仍处于人才培养方式的初期探索阶段 , 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培养速度依然较慢 。
报告称 , 尽管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 , 但与美国相比 , 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仅为仅为美国人才总量的50%左右 , 其中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才数量更为有限 , 当前美国人工智能基础层的从业人才数量约为我国的14倍 。
现阶段高校内人工智能相关的师资、课程依然不够完善 , 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难以快速适应和匹配产业发展的节奏和企业的需求 。
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匹配人工智能产业的实际需求 , 反映在企业选人用人和人才求职应聘两方面 。
在行业人才存量积累方面 , 目前的行业内部自发的人才培养还没有成体系发展 , 导致现阶段我国院校端和产业端高质量人才供给水平仍然很低 。
大多数企业设置了较高的人才准入门槛 , 对人才的岗位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 而应届生缺少人工智能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 , 很难直接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 。 而具备一定工作年限和资历的技术人才和岗位人才又「面临」供需不均衡的窘境 。
目前 , 仅仅依靠高校或者企业的力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 如果要打破这一窘境 , 需要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各方中进行打通 , 推动产学研各主体间的知识创新与应用 , 同时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来应对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
推荐阅读
- AI人工智能|原创 智能门锁改造计划,德施曼小嘀全自动电子猫眼锁Q3M上线小米有品
- 人工智能|济南将打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医药研发自动化实验室
- AI人工智能|宋庆龄文化空间揭幕 聚焦少儿人工智能互动体验
- 人工智能|商汤科技林达华:OpenMMLab助开发者缩短AI项目路径
- 新民晚报|未来作曲不需要人?人工智能为大剧院创作新演出季主题歌
- 人工智能|未来四年有望保持高增长,人工智能将成为复苏道路上的关键技术?
- AI人工智能|瓴盛科技首颗AIoT SoC芯片重磅发布
- 行业互联网|织点智能获第九届中国财经峰会两大创新奖,释放人工智能创变潜能
- 无人科技|华测导航:人工智能让无人驾驶乘风破浪
- 人工智能|全球行业领先 成都双流发布首款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